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教育论文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4-05-28 13:56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逐步融人市场经济的大潮,内部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内部审计机构的建立。虽然我围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建立时间比较晚,但发展迅速,担任了高职院校“免疫系统”的角色。但由于对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认识比较落后,尚存在着诸多问题,我国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并不乐观
 
  1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现状调查为弄清我国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现状,笔者于2013年8月对江苏省具有代表性的78所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放问卷78份,收回有效问卷52份。为既抓住要害,又便于回答,本调查表选用比较简单的选择判断的问题。
 
  2 调查结果分析
 
  2.1 内部审计有较高的权力支持,但职能认识不足分管领导地位的高低,决定了对内部审计的工作开展提供权力支持的大小,从而影响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效果。从对审计机构的分管领导调查结果来看,有28% 的审计机构由书记或校(院)长直接领导,有72% 的内部审计机构由兼任纪委书记的副校(院)长分管,对纪委书记负责并汇报工作,说明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较高。但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上,只有8% 的高职院校设立了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专职的内部审计人员。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将内部审计的职能,并入了纪检监察机构,有一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审计人员,而是由纪检人员兼任内审工作。
 
  2.2 内审人员业务素质的互补性较强,但人员数量不足外部招聘的人员,审计专业知识丰富,熟悉各种审计方法手段,有比较强的创新能力,财务部门调入的人员,有行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有比较强的业务能力,其他部门调入的人员,包括计算机、工程技术等专门人员,能够补充特定专业知识的不足,审计人员的构成中,有43% 来自于外部招聘,有39% 来自于财务部门,还有18% 来自于其他部门,优势得以均衡地互补。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各高职院校专职的内审人员共有147人,均值不足3人。高职院校的规模在逐年扩大,内审项目越来越多,人员不足,将会影响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难以达到比较好的审计效果。
 
  2.3 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高,执业能力强所有的内审人员都取得了内部审计资格证,92% 的内审人员有着本科及以上的学历,其中高级职称占35% ,中级职称占58% 。内审人员的学历比较高,经历过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过程,有比较高的专业知识素质。从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比例来看,内审人员大多是有较强执业能力的专门人才。
 
  2.4 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丰富,但工作思维模式缺乏创新总体上看,工作年限在5~l0年的人数比例是28% ,10以上的是41% ,说明新进人员比较少,大多数的审计人员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有利于审计执业过程中正确的判断。但从审计方式的选择来看,所有的高职院校,采用的是事后监督,有79% 的高职院校,在大型项目上,采用事中控制审计,对事前预防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审计人员工作思维模式过于固定僵化,需要补充鲜血的血液,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参谋与助手的作用。
 
  2.5 审计信息化建设不足,审计范围狭窄随着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已经普及,但审计信息化还远远不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6% 的高职院校使用审计软件,另84% 的高职院校还完全采用手工审计,审计效率低,内部审计过渡到现代审计还有一段距离。审计项目主要有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造价审计、基建工程决算审计,说明内审业务主要是为了顺应外部法规的需要,而不是为了完善学校内部的管理需要。
 
  2.6 外包业务增加,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有57% 的高职院校外聘过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一些特定的审计项目,特别是基本建设审计,要用到法律、工程、计算机、管理、经济等专业知识,这是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复合型人才,而高职院校的内审人员数量少,知识结构单一,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采用外包的方式。被调查的所有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网页,但只有26% 的高职院校,将审计结果在网站上进行了公示,有58% 的高职院校,通过会议或布告栏进行公示,还有16% 的高职院校,将审计结果对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不公示。
 
  3 总结与反思
 
  3.1 设置独立审计机构,增强内审人员的独立性从问题一至问题二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审机构大多采用监审合一的形式,分管领导大多是纪委书记,大多数高职院校把内审看成是纪委监察机构的附带职能,内审机构与机审人员欠缺独立性。独立性的强弱对审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认为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基石。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将内审与纪委监察合署办公,有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专职的内审人员,内审人员处于管理部门的职能活动中,就难以保持独立性 。
 
  高职院校必须按照审计署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 。
 
  3.2 不断变化的执业环境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内审人员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内审工作的质量。从问题三至问题七的调查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内审人员的学历层次还是职称,当前高职院校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已经处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了 。但随着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社会的信息管理技术日新月异,内审人员也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能够运用先进的审计软件,掌握高级的审计手段与方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自身的丰富经验,以实现更高的审计技术,达到更好的审计效果。
 
  3.3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定位有待转变从问题八至问题十的调查中可以看到,由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定位认识不准确,高职院校的审计方式落后,审计范围狭窄,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在早期,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定位是查错防弊,以事后审计为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多渠道,财务制度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定位就不再局限于事后的监督,而应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为目的,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内部审计应采用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审计在管理体制中协调和促进的职能。刘家义审计长把审计概括为“免疫系统”,就是要建立一个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系统环境,为高职院校的宏观发展战略提供管理保障。
 
  3.4 以外部化形式弥补当前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的缺陷从问题十一与问题十二的调查中看到,所有的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内部审计的结果开始利用网站走向透明化,这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近年来有一部分项目采用了外包的形式,经了解,大多是基建工程的审计项目,这不失为一种在当前条件下高职院校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与效果的好办法。内部审计外包是外包业务的一部分,一方面能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论专业知识和执业能力,一般内审部门是不能与会计师事务所相提并论的。随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扩张,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在不久的将来,也必将顺应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全球化趋势。然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一项长期任务,非常有必要探讨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