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教育论文对论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的动画创作

时间:2014-05-06 13:42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1 点击: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文化遗产丰厚。中国的动画片历史渊源流长,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到8O年代中期,中国的动画片在内容和创作形式、艺术表现方面都远远高于同一时期的美国和日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作模式和艺术风格,被称之为“中国动画学派”。进入到90年代以后,我国的动画开始走向衰落,大量的美国、日本动画作品涌人中国市场,影响着中国的8O后、90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意识形态也受其影响。
 
  因此,探讨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的动画创作研究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精粹发扬中国动画产业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学在动画创作中的意义及缺失
 
  (一)中国传统文学在动画创作中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中国民族文化意识形态,有着广泛的大量的读者群体,而且深入人心。同时,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动漫观众与读者群。认真深入的挖掘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的动画创作,有机地、合理地以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进行动画创作,充分利用网络和电视等强大的大众媒介平台,可以推动中国动画创作向前快速发展,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动画作品。
 
  艺术具有审美娱乐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动画艺术作为艺术的组成部分,作为文化艺术的载体,同样具有艺术的功能,在动画片的传播过程中也深深影响着广大的受众。特别是动画片所承载的文化意识形态,对受众群体的思想、价值观、行为等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动画作品的两个方面,可以概括为表象性和内在性。在动画作品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就是表象性的体现,包括动画的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作的表现、镜头的变化,听到的背景音乐,对白等这些元素都是表象性范畴。内在性在动画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动画片所承载的文化意识形态,而且这种文化意识形态会深深影响受众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短期内我们可能感觉不到这种影响,长期将会使得受众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发生变化。
 
  动画作品中内在的文化意识形态,可以使受众产生心灵的共鸣和审美情感的体验。动画作品中外在表现的各种角色造型、丰富的色彩、优美的音乐,创造出梦幻般的境界,使受众的心灵得到审美的享受,释放出生活的压力。甚至动画作品中传递的内在文化意识使受众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洗礼,特别是在动画作品中宣扬的社会价值,表达的社会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在动画业成为文化产业重要支柱的今天,中国动画人只有挖掘本民族的元素来融人到动画创作中,中国的动画创作才有出路。中国的青少年儿童是动画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作为年轻的一代,有活力、善思考,是中国的希望。
 
  然而,中国80后、90后是在美国、日本动画的影响下长大的,美国、日本的文化意识形态通过动画片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80后、90后,阻碍了中国动画的创作发展。盲目地追求模仿美国和日本的动画,致使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失落。
 
  因此,在动画作品中,要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挖掘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学,以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来进行动画创作,对提高中国动画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学意蕴丰富,题材多种多样。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还有脍炙人口《聊斋志异》《老残游记》《封神榜》《醒世恒言》《儒林外史》《警世通言》《官场现形记》《三侠五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梅兰佳话》《包公案》等著作,这些故事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从中国传统文学题材出发结合现代动画设计制作手段,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观众所需、所想、所要的精神文化需求,创作出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孔夫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他认为,自古以来谁也免不了一死,.但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信仰就要垮掉,可见,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的动画创作,构成了一种具有民族意识形态的新型艺术,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粹和开发文化创意产业都具有深刻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学在动画创作中的缺失20世纪90年代,中国动画业各种体制的制作单位多元发展,中国动画开始走出固步自封的局面,大量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计手段,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动画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然而由于“动画片是给儿童看的”制作观念没有改变,这一时期的作品从题材和内容上都没有大的突破。
 
  1995年,是中国动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将动画推向市场,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动画发展理念,取消统购统销的计划政策,中国动画迎来了动画商业化发展的绝好机会。但受中国动画创作说教思想的影响,中国动画一直没有突破。动画市场开放以后,电视台为了满足动画播放的需求,大量引进了欧美和日本动画片。这些国外的动画大片冲击着中国的动画市场,中国动漫事业损失惨重。与同时期的国外动画作品相比,由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制作观念,以及固步自封造成了中国动画从题材、内容、画面,甚至人物设计上的全面落后,造成了观众的大量流失,中国动画发展陷入低谷。
 
  2009年,可称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转型之年”。但我国动漫明星的缺失却成为这一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一项最新的统计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O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日本,中国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孤独地名列其中。脍炙人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木兰诗》被美国迪斯尼公司搬上银幕横扫全世界,获得3亿多美元的票房。《功夫熊猫》
 
  《成龙历险记》等欧美国家的动画大片都有倾向中国风的趋势,中国的文化以另一种意识形态在传播,中国文化受到了影响。
 
  由此可见,动画产业在中国还是“弱势板块”,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观众群对中国的动画作品缺少热情。
 
  一个国家长期文化交流不平衡,外来的文化充斥着这个国家的文化,生活在这个国家文化内的人民就会感到迷失,盲目推崇外来文化。
 
  这种状况就是“文化休克”现象。人们在“文化休克”交流中,就会盲目地接受这种外来的文化元素,对其文化元素和社会价值盲目追求。
 
  表现在哈美、哈日、哈韩的中国青少年群体,就是一个不正常现象。
 
  从中国的“中国动画学派”到中国本土动画的衰落,到现在的哈美、哈日、哈韩动画,中国的动画面临新的全球化的环境,全球化的语境给中国的动画创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压力。二、中国传统文学在动画创作中的承载创新(一)中国传统文学在动画创作中的承栽中国动画作品要想突破创新,就要探寻出一条商业化与产业化共同发展的出路,不能停留在个人崇拜的表现上。中国动画作品在发展过程中要赢得后发优势,就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产业道路。以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的动画创作有其必然性。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的动画创作,并不是简单复制中国传统文化,而是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自身优势,让中国传统文化活在当今世界。
 
  有句老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地域的差异、民族的差异形成了文化上的差异,文化上的差异会带来人们不同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以开拓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产品的更大市场,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中国动画国际地位。
 
  在当今动画市场的环境下,国内也有很多动画公司,动画人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
 
  开始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国内妙音动漫就是典型的代表,妙音动漫公司推出的《弟子规》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场景、角色的设计上都有着中国文化的烙印。妙音动漫的创立人董志刚说:“中国现在的动漫不仅从形式风格上还是从文化内容上很多都受到美、日动漫的影响,好的地方我们当然需要学习借鉴,但中华文化的根不能断,不能丢,我们应以形式服务于内容,内容为主,而我们现在做的内容以中华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为根。”
 
  2006年,《大话西游》国内第一部超过100分钟,可以同时在手机和互联网上下载观看的的动画大片。用全新的Flash形式表达,充满创意,搞笑非常。从画面与音效、包括情节创意都非常出色,正在成为手机流媒平台最受欢迎的网络大片。
 
  2010年,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与安徽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动画系列剧《十二生肖之五福外传》共40集,该剧分集故事独立成章,以十二生肖制服水灵掌管纪年为切人点,讲述生肖返回天庭后发生的故事:十二生肖自恃立下汗马功劳心生惰性,过着自由散漫、不学无术的骄奢生活;为了让生肖们能够长久治理天地年轮,玉帝决定将生肖逐放修炼,并通过时盘记分的方式,在他们凡间修行功德圆满时再度召回;生肖被踢下凡间后,鼠虎龙羊猪五生肖机缘巧合凑到一起,落在一个叫动物村的地方,村中居住着年迈的乌龟村长,一对开茶馆的乌鸦夫妻和有点神经质的鹿医生等小动物,为早日重返天庭,五生肖在动物村闹出了一系列啼笑皆非却歪打正着的笑话。
 
  (二)中国传统文学在动画作品中的创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学从民间诗歌到寓言故事数不胜数。我们在进行动画创作时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学为蓝本进行创作。
 
  但是,动画的创作并不是照搬照抄简单复制,而是要融合当今的时代艺术语言,多元化的艺术手段进行创作。所以,要继承传统,但决不能食古不化。
 
  “文化上的借鉴与传承,并非是空洞的概念。我们现在重新提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继承,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现代化的动画产业。
 
  继承并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复制照搬照抄,直接把传统文化元素移植到动画作品中,这样中国动画的创作永远没有突破。我们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在继承的基础上要注重创新,创造性的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中国传统文学题材中挖掘中国动画创作的文化基因。中国的传统文学读者群非常丰厚,而且许多传统文学都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而我国动画创作在文化遗产的挖掘上显然深度不够,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寻找与当今时代的结合点,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有时代特色的动画作品。”
 
  如2010年上映的《西游新传》就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的动画片,讲述了千年后的今天,唐僧师徒再次聚首于当今社会,为打开一本新的真经的故事,我们都熟知的这师徒四人,但在这个动画片的创作中他们的性格都发生了改变。唐僧变成了一个自恋的小心眼,悟空更是成为一个自大狂。八戒的性格倒是没变,只是又变胖了,还操着一嘴流利的东北话。
 
  至于沙僧就更厉害了,直接变成了一个一根筋。
 
  这个动画片从中国传统文学取材,在动画片中,与传统的中国艺术相结合,被中国的观众理解与喜爱。三、结语中国传统文学为题材的动画创作,除了在题材的选择上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在艺术表现风格上也可以借鉴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特色。比如,中国的戏剧脸谱、皮影、水墨、雕刻、剪纸等。中国网游美术专家倪镔在《戏曲百集》项目中的动画影片《夫妻观灯》采用的是皮影加剪纸的造型风格。在《乐乐福牛闹新春》
 
  中设计方式上虽然没有采用剪纸或者是皮影戏的制作方法,但从风格上还是带有很强的民间艺术感,采用了民间绘画风格。因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画创作,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要深入实质,深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境界里,才可以给中国的动画创作带来新的生命力。
 
  当前,我国的动画艺术正处在创新和徘徊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动画创作者在借鉴传统艺术形式的同时,必须要有所创新,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既有时代性又有我国特色的新编动画作。
 
  本文是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的教育论文,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