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360期刊网
客服电话:4006-587-789 客服在线时间:09:00~22:30(节假日不休息) 客服邮箱:360qikan@vip.163.com

布莱克诗歌主题与时势变迁

时间:2012-10-19 11:13来源:未知 作者:360期刊网 点击:

  他的诗充满了神秘的幻影,反映了现实社会的严重问题,同时也展示了理想社会的美好境界,其中还包含一些诗人的天才的臆测。他的诗蕴蓄着巨大力量,充满着革命性。布莱克创作阶段可以1796年为分界线,将其分为前后期两个阶段。从其作品内容看,前期我们看到的是布莱克对革命的热情讴歌。而后期则沉洒于想象,并蒙着浓浓的宗教面纱。

  在l口796年前的作品中布莱克对资本主义文明,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乃至文学等全方位开战的现实社会提出极其尖锐深刻的批评。

  他对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现实的揭露.对精神自由的呼吁,不仅仅代表着他个人的挣扎与呐喊,更标志着新时代人类的先声。布莱克作为"艺术家的天性使他挣脱了时空的局限,而瞩目于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看到了人类灵魂所面临的困境。他对个人与社会出路的探索都内敛在其反传统的诗作之中,蕴含在这些诗作中的精神又不自觉地预言了现代主义的到来",《天真之歌》与《经验之歌》是此阶段的代表著作,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天真之歌》属于"理想之歌",主要歌颂童年的欢乐,布莱克说"童稚的微笑是他的真容。"摇篮中的婴儿自由嬉戏的孩童,到处游荡的牧羊人都是一样的纯真、欢乐、美丽、自由他们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处于纤尘未染的境地,其中也有狮子与羔羊睡在一起的美好幻景。这是由于在法国革命之前,布莱克思想未受到很大冲击,对生活抱有强烈的乐观态度,他用孩子般的天真眼光来看整个世界。《经验之歌》是"现实之歌",主要诉说人生的苦难。法国革命之后,布莱克思想发生了巨大转变,革命使他更加清楚地理解人民的痛苦和认识到社会的黑暗。我们因此可以看到教士的虚伪,学校、教堂、父母以及资本主义文明对人肉体的摧残,对心灵的扼杀;听到扫烟囱孩子的啼哭,街头雏妓的诅咒,蒙受种族歧视的黑奴的怨言等等。其中《伦敦》一诗是布莱克揭露社会阴暗、批判现实的代表作。

  在这首名诗里,诗人对伦敦社会的种种悲惨景象进行了深刻地描写,从物质的贫困到精神的棚锁,从男到女,从成年到婴儿,英国人民所遭受的痛苦深深地震撼了诗人,他怀着沉痛、抑郁的心情,刻画出伦敦所充满的苦难、不平、不幸和诅咒,揭示出虽生犹死的苦难景象,点出了伦敦实为人间地狱的主题。

  这两部诗集所刻画的世界正是布莱克称之为"人的灵魂的两种相反的状态天真与经验,残暴和温顺。从这两个诗集的内容和精神,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创作主题已由歌颂宇宙的和谐(天真)转向揭露世界的黑暗(经验)。这是布莱克的创作的发展过程,也是诗人成长、成熟的过程。从"天真"到"经验"标志着诗人世界观的飞跃。两个诗集反映了诗人心灵中两种全然不同的世界观。《天真与经验之歌》标志着诗人认识到一切事物的对立的道理,认识到斗争和变革的必要。

  同时,在此阶段还有一类以革命预言诗系列为主的神话诗作。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布莱克热情讴歌法国革命,认为法国革命是人类灵魂得以拯救的前兆,布莱克心目中的各种力量在这里均被赋予了具体的人物形象。"尤利生"象征着理性、秩序和限制。从政治角度看,尤利生代表了一切暴君,他颁布种种法典,力阁在动荡不定的世界中建立一体化的永恒秩序。为了便于统治,他创造了科学与宗教,但他的科学全是"沙砾",他的宗教尽皆"蛛网"在他的统治下,人类全变了样:热情与理性分裂,肉体与精神对立;人变得渺小而又残缺不全。为了彻底解放人的感情,恢复人的完整性,布莱克在他的神话体系中创造了一个与尤利生对立的对象一奥克,他象征着人类的反叛革命力量,是文化的创造者与毁灭者的复合体。在布莱克看来,奥克与尤利生之间这种永无休止的冲突就是激情与理性、"魔鬼"与"上帝"之间的冲突。在此阶段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布莱克对革命的支持态度,但同时也可看到他对革命持有一定的怀疑,奥克的热情之火烧毁了尤利生的理性之网,但自己也葬身火中便是很好的说明,但革命精神占主要地位。总之,布莱克此期的作品反映了一个主题,即现存社会必须彻底变革,人的情感、想象必须得到解放。随着时势,特别是法国革命日趋严峻的局势在布莱克心目中逐渐明晰,从而奠定了布莱克后期作品的主题。由于严峻的政治斗争现实,加之布莱克对人生与社会意义的深刻把握,使用寓形于繁复的象征手法,来表达其思想。布莱克后期的长诗内容晦涩诗歌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和宗教色彩。例如在《伐拉,四天神》中,布莱克的神话体系得到充分表达。他创造的罗斯是"铁匠",是艺术家,是"永恒的先知",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化身。罗斯努力在尤利生统治一切的社会中,通过创造性的活动来升华奥克,以恢复人性的完整与和谐。

  罗斯有力的双手抓住了尤利生毁坏的火炉,他要"重新建造它们"。他子握乌通那的雷霆之锤,在沉重的敲击下锻造出铁的锁链,禁锢住尤利生的四肢。在《耶路撒冷》中,罗斯呐喊着."我必须创造一个体系,否则就会成为别人体系的奴隶;我将不进行推理和比较,我的工作是创造。这就是罗斯宣言,也是布莱克所追求的目标:通过创造性的艺术活动-一一一诗歌来唤醒人类长期以来被抽象理性所束缚的想象与激情。罗斯就是现实生活中的布莱克,是人类打破尤利生的统治,恢复理性与激情,灵与肉的平衡,和谐的希望所在。可见布莱克后期作品侧重于想象,想象此被赋予救世主耶稣的形象,但应当说明的是布莱克在后期并非走向反动戎遁世,而是将他对人生与社会更深一层的思考融于一套独特的、充满象征意义的神话体系中。

  本文由360期刊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