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与其相关细胞因子

    作者:张星慧;常晓悦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是指临床上具有典型哮喘症状,而气道炎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哮喘,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与难治性哮喘、重症哮喘、致死性哮喘关系密切.现在越来越多研究证实IL-17、IL-8与中性粒细胞相关的哮喘关系密不可分,其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发病机制中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利用哮喘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作为靶点来进行靶向治疗哮喘已成为未来哮喘治疗研究的主要热点.本文就中性粒细胞相关因子IL-17、IL-8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并对与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 转录因子ROR-γt与Th7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作者:张伟;涂敏芳;邓焕华

    目的:探讨ROR-γt对Th17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与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用鼻腔滴入脂多糖、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及第15天起雾化吸入卵白蛋白引喘共14次的方法制作中性粒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于实验开始后第15天起,按0.5 mg/kg予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每日一次,共14次.统计各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HE染色)、BALF液白细胞总计数与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测脾及外周血Th17含量、酶联免疫法测BALF中的TGF-β、IL-6、IL-17含量,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测ROR-γt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ROR-γt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气道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P<0.01).BALF液中TGF-β、IL-6、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1);脾与外周血中Th17含量显著增多(P<0.01);肺组织中ROR-γt蛋白与mRNA的表达亦显著升高(P<0.01),而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皆显著降低(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可能以Th17的增多为主,IL-17是主要的炎性因子,而ROR-γt是促进Th0向Th17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而地塞米松可以抑制ROR-γt,降低IL-17的含量,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发作.

  • 雷公藤甲素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 WBC 和 EOS 的影响

    作者:黎雄斌;陈鸣娣;成俊芬;孙胜辉;彭敏;林永联;吴格怡

    目的:初步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中性粒细胞哮喘小鼠肺泡灌洗液中WBC和EOS的影响。方法:采用卵清蛋白( OVA)联合脂多糖( LPS)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 NA组)、中性粒细胞性雷公藤甲素干预组( TLN组)、中性粒细胞性地塞米松干预组( DXN组)和正常对照组( NC组)各8只,血球计数板计算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 BALF)中WBC及EOS的总数目;涂片瑞士染色查看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结果:DXN组、TLN组小鼠BALF中WBC总数、EOS总数及其浸润情况均较NA组明显下降(均P<0.05),但均明显高于NC组(均 P<0.05),DXN组上述各指标均较TLN组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少BALF中WBC及EOS总数,抑制肺部WBC、EOS浸润,缓解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气道炎症。

  • 白藜芦醇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冉琴;张雷;张沄;邱玉环;袁谢芳;王孝芸;唐红梅;王星;李国平

    目的:探讨白芦藜醇对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8只C57BL/6J雌性小鼠,采用脂多糖(LPS)+卵白蛋白(OVA)联合致敏方法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LPS+OVA组)、白藜芦醇组(Res组,于激发前2h灌胃30 mg·kg-1白藜芦醇)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AC组,于激发前2h灌胃3 mmol·kg-1 N-乙酰半胱氨酸);同时选取6只同周龄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PBS组).于乙酰甲胆碱雾化期间观察各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采用肺功能仪分析小鼠气道高反应(AHR),光学显微镜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和炎症细胞,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BALF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7 (IL-17)水平,特异性荧光探针DCF-DA染色分析肺组织活性氧(ROS)水平,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DA水平.结果:与PBS组比较,LPS+ OVA组小鼠Penh值、细胞总数、炎症细胞、气道炎症及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BALF上清中IL-17水平明显升高(P<0.01),肺组织内ROS荧光强度明显升高,肺匀浆中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LPS+ OVA组比较,Res组和NAC组小鼠Penh值、细胞总数、炎症细胞、气道炎症及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BALF上清中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内ROS荧光强度降低,肺匀浆中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白藜芦醇能够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白藜芦醇抑制体内发生的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悬灸对哮喘大鼠Th2、Th17的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张伟;邓焕华;涂敏芳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哮喘相关炎性因子作用机制及悬灸对其机制的影响.方法 将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组(NA组)、嗜酸细胞性哮喘模型组(EA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悬灸组(NAD组)、嗜酸细胞性哮喘悬灸组(EAD组),每组15只.制作中性粒哮喘、嗜酸细胞性哮喘模型.悬灸组于实验开始后第15天起开始悬灸治疗,取穴肺俞、脾俞、肾俞、膻中,40min/次,每日1次,共14天.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总计数与分类计数、流式细胞术测脾及外周血T17、T2、T1含量、酶联免疫法测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17(IL-17)、IL-4、干扰素γ(IFN-γ)含量.结果 NA组、EA组BALF液中白细胞总计数、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各炎性因子含量、Th细胞皆显著高于NC组(P<0.01),而NA组的白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IL-17、Th17显著高于NA组(P<0.01),而EA组的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IL-4、IFN-γ、Th2、Th1显著高于NA组(P<0.01);经悬灸治疗后,NAD组与NA组比较、EAD组与EA组比较白细胞总计数、各炎性细胞计数、各炎性因子含量、Th17、Th2皆显著降低(P<0.01).结论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以中性粒细胞的增多为主,可能由Th17介导,产生IL-17致炎因子;而嗜酸粒细胞性哮喘以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为主,由Th2、Th1介导,产生IL-4、IFN-γ炎性因子;而悬灸可以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抑制Th17、Th2的产生,从而减轻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发作.

  • 哮喘患者不同FeNO水平与哮喘炎症表型的关系

    作者:林月娇;邓继兴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不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与哮喘炎症表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在始兴县人民医院就诊的哮喘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FeNO水平检测及诱导痰检查,记录哮喘患者FeNO水平情况,并比较不同FeNO水平炎症表型分布情况.结果:76例哮喘患者中FeNO低水平16例,中水平28例,高水平32例;高水平患者嗜酸性细胞性哮喘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低水平及中水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患者寡细胞性哮喘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低水平及中水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FeNO水平患者混合细胞性哮喘及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FeNO水平差异可表现为不同哮喘临床特征,特别是在诊断嗜酸性炎症中效果显著,但无法作为独立鉴别因素.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