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观察

    作者:马欣;孙士杰;张玉;李华;张中斌

    目的 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观察组行MST-TLIF.比较2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2组术前和术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和Ost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前和术后6个月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骨盆投射角(PI)、脊柱-骨盆角(SSA)、C7矢状位平衡(SVA)、椎间隙高度、滑脱角(AS)及滑移百分数(PS).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3个月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SS、SSA及椎间隙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I、PT、SVA、AS、P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恢复时间,明显减轻疼痛程度,且改善脊柱盆骨及腰椎滑脱情况优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

  • 自体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

    作者:郝占元;魏运栋;吴占勇;郁来报;彭祥平;王少锋;李强;苑乾;何举仁

    目的 探讨自体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采用自体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121例,临床疗效采用腰背痛手术评分(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临床症状进行评分,椎间融合情况通过观察腰椎X线判定,同时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6 ~ 32个月,平均19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13例:术中硬脊膜破裂8例,神经根损伤5例.术后3个月与术前JOA评分、ODI、椎间隙度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近期手术效果明显,末次随访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远期效果满意.椎间植骨融合率末次随访时为92.7%.结论 采用自体骨后路椎间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既合理利用了减压的骨质,又降低了医疗成本,符合我国目前医改发展方向,且临床效果满意,椎间融合率高,对于合并有腰椎不稳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 可吸收腰椎椎间融合器的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滕海军;周跃;范丽静;王建;初同伟;王卫东;郝勇;吕宏琳;李民;徐峰

    目的 将可吸收材料聚-D,L-乳酸(PDLLA)制成腰椎间融合器,通过临床应用研究,观察并评估其临床效果,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为进一步加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可吸收腰椎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疾病患者的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术后随访6月,行VAS评分、JOA评分、X线及CT三维重建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局部反应、并发症、植骨融合率、神经功能改善、椎间植骨融合情况可吸收椎间融合器(Lumbar Absorbable Design Fu-sion Cage LADFC)的降解情况,评估腰椎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临床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月,术后无明显局部反应;植骨融合率3个月为92.3%,6个月为100%;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CT值术后1周与术后3月及与术后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VAS评分、JOA评分结果均显示术后6月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临床评估良好.结论 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植骨融合率,对植骨融合无明显的负面影响,能够逐步降解、吸收,被骨组织替代,但所需时间较长.

  •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椎弓根螺钉行腰椎间融合术的疗效比较

    作者:王灿亚;袁宏伟;田志红

    目的 比较皮质骨通道螺钉(CBTS)与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97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通道螺钉组(采用CBTS行PLIF,51例)和椎弓根螺钉组(采用椎弓根螺钉行PLIF,46例).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双氯芬酸钠使用总量、术后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及椎间融合率.结果 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双氯芬酸钠使用总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通道螺钉组均少于椎弓根螺钉组(P<0.001,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个月腰痛VAS评分、ODI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与CBTS行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均可获得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疗效.CBTS行PLIF有术中出血量少、肌肉损伤小、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 微创TLIF与P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黎建文;黎松波;刘先银;方冠军;陈耀鑫;叶国标

    目的 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62例,其中29例行微创TLIF,33例行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前后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末次随访行腰椎X线片及CT检查,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 两组术后ODI和腰腿痛VAS评分比术前显著改善(P<0.01).T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明显优于PLIF组(P<0.01).结论 微创TLIF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创伤小.

  • 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研究

    作者:卓祥龙;胡建中;李兵;孙宏志;陈耀辉;胡朝辉

    目的 比较传统后路腰椎间盘再次摘除术、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v fusion,PLIF)、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3种方法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recurrent lumbar disc protrusion,RLDP)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0年1月-2008年1月,对65例RLDP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后路腰椎问盘再次摘除术(A组,25例)、PLIF(B组,22例)、TLIF(C组,18例)治疗.男44例,女21例;年龄26~65岁,平均41岁.均为单节段椎间盘突出(L_(4.5) 33例,L_4、S_1 32例).首次手术时行椎板开窗椎间盘摘除39例,半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15例,全椎板切除椎间盘摘除11例.复发时间13~110个月,平均64个月.与首次椎间盘突出同侧47例,对侧18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围手术期A、B、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22.3%和5.6%,A、B组高于C组(P<0.05),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1周A、B、C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84.0%、81.8%、88.9%(P>0.05).B、C组椎间均融合.3纽组间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组内末次随访时VAS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3组评分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berts等椎间隙分级法评价椎间隙高度,A、B、C组术前分别为(2.04±0.93)、(2.18 ±0.91)、(2.11 ±0.90)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64 ±0.58)、(1.05 ±0.59)、(1.06±0.42)分;3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RLDP,但传统后路腰椎间盘再次摘除术和PLIF并发症较多,单纯椎间盘摘除会导致椎间隙进一步变窄和节段性不稳;TLIF更安全有效,是治疗RLDP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 皮质骨通道螺钉与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疗效比较

    作者:彭俊;詹玉林;刘英杰;宗阳;毛彦杰

    目的 比较皮质骨通道螺钉(cortical bone trajectory screw,CBTS)及椎弓根螺钉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5月-2016年5月采用PLIF治疗的97例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1例采用CBTS行PLIF(通道螺钉组),46例采用椎弓根螺钉行PLIF(椎弓根螺钉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变类型、病变节段以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浓度,评估肌肉损伤程度;术后48 h内使用镇痛药物情况;采用VAS评分评价腰痛情况,ODI评价临床疗效,三维CT评价椎间融合.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与椎弓根螺钉组相比,通道螺钉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减少,术后血清CK浓度较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通道螺钉组35例(68.6%)、椎弓根螺钉组46例(100%)给予镇痛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334,P=0.000).通道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与椎弓根螺钉组8.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ODI以及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采用CBTS或椎弓根螺钉行PLIF,均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和椎间融合率,但前者具有术中出血量少、肌肉损伤小、患者围手术期痛苦小等优点.

  • 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银河;申才良

    目的 比较后路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后路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三种术式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5年5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随访65 例,其中行后路扩大开窗髓核摘除术(A组)12 例、TLIF(B组)26 例、PLIF(C组)27 例.结果 A组和B组手术时间低于C组(P<0.05),A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和C组(P<0.05).术中硬脊膜撕裂3 例(B组1 例、C组2 例),神经根损伤2 例(B组1 例、C组1 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三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和椎间隙高度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腰椎失稳1 例,B组和C组发生断钉各1 例),B组和C组椎间均骨性融合,无假关节形成及腰椎失稳.结论三种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疗效,相对而言,TLIF是较为安全理想的一种术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