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低牵张通气策略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甲君;杨茂梧;王长辉;李晨华;秦卫华;李亚林;刘清岳;李金秀

    目的 观察低牵张通气策略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5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低牵张通气组(42例)和小潮气量通气组(43例).低牵张通气组接受峰压≤35 cm H2O(1 cm H2O=0.098 kPa)的压力限制或压力支持模式以满足气道平台压≤30 cm H2O;小潮气量通气组接受潮气量≤6 ml/kg的容量辅助控制通气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高碳酸血症发生率、镇静和肌松药物使用时间、存活患者呼吸机带机时间及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低牵张通气组患者根据监测呼出潮气量(Vte)分为小潮气量通气亚组(Vte≤6 ml/kg,11例)和非小潮气量通气亚组(Vte>6 ml/kg,31例),分析两个亚组间患者的28 d病死率及高碳酸血症发生率.结果 低牵张通气组患者28 d病死率与小潮气量通气组无显著差异(34.0%比37.0%,P>0.05),但低牵张通气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小潮气量通气组(10.6%比40.7%,P<0.05),镇静和肌松药物使用时间[(4.5±1.2)d比(8.7±2.3)d]、存活患者带机时间[(8.4±2.1)d比(10.7±1.2)d3及住ICU时间[(10.2±2.2)d比(13.7±3.1)d3均相应缩短(P均<0.05);低牵张通气组中小潮气量通气比例为26.2%,小潮气量通气亚组病死率(40.8%比13.2%)和高碳酸血症发生率(65.7%比8.6%)均显著高于非小潮气量通气亚组(P均<0.05).结论 与小潮气量通气策略比较,低牵张通气策略可降低高碳酸血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带机时间及住ICU时间.低牵张通气状态下,小潮气量可能与不良预后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