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总姜黄素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陈婧;刘彩霞;朱晓薇

    姜黄素(curcumin)及姜黄素类化合物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的地下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类天然线性二芳基庚酮类化合物,常用作色素和多种食物的调味添加剂,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姜黄的醇提物和总姜黄素均主要含有3种活性成分:姜黄素(Cur Ⅰ)、脱甲氧基姜黄素(Cur Ⅱ)和双脱甲氧基姜黄素(Cur Ⅲ).这3种酚类色素的结构相近,药理作用相似,但是结构上的微小差别(主要是苯环上的烷氧基)使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在抗癌、抗氧化等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异[1].3种姜黄色素单体对内皮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抗血管生成作用均以Cur Ⅲ的生物活性强[2,3].

  • 莪术不同饮片中姜黄素含量的测定

    作者:卞正;陆兔林;毛春芹;顾一平;袁慕荣

    目的 比较莪术不同饮片中总姜黄素及姜黄素含量.方法 总姜黄素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26 nm处测定,姜黄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含5%冰醋酸)(45:55),检测波长为420nm.结果 各样品中,总姜黄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姜黄素含量以莪术生品中为高,炮制品中以醋炙品含量高.总姜黄素和姜黄素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75%、99.55%,RSD为1.98%、1.27%,r=0.9980,0.9998.结论 醋制对莪术中姜黄素产生不同程度影响,醋制品中以醋炙品含量为高.

  • 影响姜黄药材品质的因素

    作者:宿树兰

    姜黄为姜科(Zingiberaceae)姜黄属植物Curcuma longaL.的干燥根茎.其性燥而温,味苦辛;具有通经止痛,破血行气之功效[1].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姜黄还具有抗炎、保肝利胆、抗癌、降血脂、抗菌等作用[2].临床疗效依赖于药材的质量,评价姜黄的品质,通常以其有效成分总姜黄素和挥发油为衡量指标.现仅就影响姜黄有效成分的因素归纳总结如下.

  • 姜黄中总姜黄素纯化方法的比较

    作者:刘新桥;袁桥玉;陈科力

    目的研究总姜黄素较优的纯化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总姜黄素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从姜黄中提纯总姜黄素的3种不同方法.结果水杨酸钠法所得样品的含量高为92.5%,其次为酸碱法74.0%,低为活性炭法51.2%.结论水杨酸钠法操作简单,提取物纯度较高,为较好的纯化方法.

    关键词: 姜黄 总姜黄素 纯化
  • 超声强化微乳提取分离姜黄中总姜黄素的研究

    作者:岳春华;郑礼涛;郭启明;李坤平

    目的:建立利用微乳提取串联浊点浓缩分离姜黄中总姜黄素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对姜黄素的溶解度,利用伪三相图构建微乳处方;进行均匀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采用浊点浓缩分离微乳提取液中的姜黄素类成分.结果:油相选用油酸乙酯,乳化剂选用OP乳化剂,助乳化剂选用聚乙二醇400;乳化剂与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5∶1,微乳液处方为水:油酸乙酯:混合乳化剂=0.45∶0.1∶0.45.优提取工艺为:时间12.5 min,温度52℃,功率360 W,频率400 kHz,液固比40∶1;总姜黄素的得率为92.17%,油层总姜黄素的回收率为86.85%.结论:该研究所确定的微乳处方对总姜黄素有较好的溶解度,提取效果理想,浊点浓缩回收率高.该方法操作简单,适用于姜黄中总姜黄素的提取分离.

  • 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总姜黄素工艺研究

    作者:黄敏;周如金;刘杰凤;冯银巧

    目的:研究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中总姜黄素的佳工艺.方法:以标准姜黄素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色姜提取液中姜黄素含镀,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并确定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法的佳提取条件为:使用85%乙醇,固液比1:12,在室温下浸泡12 h后,再超声提取35 min,提取得到的总姜黄素含量为0.116%.结论:超声波法提取紫色姜中总姜黄素的提取效果好,工艺简单可行.

  • 总姜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和体外释药测定

    作者:单敏;李锋武

    目的:研究总姜黄素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方法,初步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总姜黄素脂质体,葡聚糖凝胶G-50柱分离方法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并用溶出度第三法考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过程.分析柱为岛津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乙腈-水-冰醋酸(45∶55∶2)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430 nm.结果:总姜黄素脂质体的平均包封率为64.4%,体外释放符合一室模型.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总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和体外释药的研究.

  • 姜黄提取物中姜黄素类成分定量分析法研究

    作者:赵欣;袁丹;王启隆;王瑞杰

    目的:建立姜黄提取物的质量分析方法.方法:在425 nm下,分别采用HPLC法测定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含量和UV法测定姜黄提取物中总姜黄素含量,所测结果进行比较.HPLC法采用Kromasil C18(250 mm×4.6mm,5 μm)色谱柱,柱温35℃,流动相为0.01 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50:50,pH 2.5),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为425 nm.结果:HPLC法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分别在4.80-76.80 mg·L-1,2.58-41.20mg·L-1,2.63-42.0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96.3%,96.6%;UV法姜黄素在0.396-6.93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9.4%.采用HPLC法测定姜黄提取物中总姜黄素含量(上述3种指标成分含量之和)和UV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而个别样品UV法测定的总姜黄素含量值是HPLC法测定值的2倍,说明样品中含有其他非姜黄色素类成分.结论:本HPLC法比UV法更准确地分析总姜黄素含量和有效控制姜黄提取物质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