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ITS序列分析研究

    作者:朱爽;周林;黄楷鸿;黄宏靓;高晓霞;曾常青

    目的 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对钩藤属的2种常用中药材毛钩藤Uncariahirsute和无柄果钩藤U.sessili fructu:进行遗传分析,阐明钩藤属内不同种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通过改良CTAB法对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进行总DNA提取,利用通用引物对rDNA ITS序列进行PCR扩增,RFLP分析和序列测定,用PAUP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大简约树.结果 获得毛钩藤和无柄果钩藤的限制性内切酶(Msp I&Hae III)酶切图谱以及rDNA ITS区的完整序列,其序列长度均为718 bp,结论 通过基于rDNAITS序列进行RFLP分析、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钩藤属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钩藤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 毛钩藤不同采收期总生物碱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徐东升;高言明;杨春;林昌虎;吴明花;唐才林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毛钩藤中总生物碱含量的变化,研究毛钧藤的佳采收期.方法 以pH=3.4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用溴甲酚绿与生物碱显色后在410 nm波长处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1].结果 毛钩藤中的总生物碱在全年气温相对较高时段呈现含量相对较低,而在气温相对较低时段呈现含量相对较高现象.结论 毛钩藤药材的采收期应选择在每年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采收,质量相对较好.

  • 毛钩藤不同采收期总生物碱与多糖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唐才林;高言明;杨春;林昌虎;吴明花;徐东升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采收期毛钩藤中总生物碱和多糖含量变化情况,研究毛钩藤的佳采收期.方法:总生物碱和多糖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毛钩藤中的总生物碱和多糖含量变化与当地气温密切相关,在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其含量较低,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其含量较高.结论:毛钩藤药材的采收期在每年的深秋至次年的夏末,此时段采收毛钩藤的质量相对较好.

  • 不同采收期毛钩藤药材中钩藤碱等3种成分的含量变化研究

    作者:徐东升;高言明;杨春;林昌虎;吴明花;唐才林

    目的 测定不同采收期毛钩藤中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变化,为毛钩藤的合理采收及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WondaSil C18(4.6mm×20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2%氨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25℃.结果 1~12月采收的毛钩藤中的钩藤碱、去氢钩藤碱、异去氢钩藤碱的含量得到准确测定.结论 当年秋季至次年初夏采收的毛钩藤药材质量相对较好.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