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富硒灵芝的营养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研究

    作者:王关林;尚德静;杨文新

    硒是人体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成分,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的抗氧化作用已有不少研究[1].人体的硒主要来源于食物,从营养学和生化代谢角度考虑,生物源有机硒以其吸收利用率高、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优越于无机硒.灵芝是药食两用菌,对增强机体体免疫力、抗癌、抗肿瘤方面研究也早有报导[2],灵芝对某些微量元素特别是硒具有高度的富集作用,并把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利于人体摄入.本实验采用的富硒灵芝是灵芝在加硒深层培养中,对无机硒进行生物转化而成为富含生物有机硒的灵芝,有机硒含量高可达6 000ug/g.本研究通过与灵芝、Na2SeO3对比,分析富硒灵芝的营养成分,探索富硒灵芝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富硒灵芝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299从深层培养的灵芝菌丝体制备外聚物

    作者:

    关键词: 深层培养 灵芝菌丝
  • 关于建立异VC钠产品发酵工序的HACCP体系的探讨

    作者:冯一和

    探讨异VC钠产品发酵工序的HACCP系统文件体系的建立,对其操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造成潜在危害进行分析,评估危害并建立控制系统,确定关键控制点、临界范围、监测体系、纠偏措施,把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降到低限度,从而形成适用于深层发酵的HACCP管理体系.对HACCP系统在发酵深层培养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有普遍的适用性.

  • 姬松茸液体培养工艺条件的研究

    作者:邹祥;张梁;章克昌

    研究了各种营养因子对姬松茸深层发酵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碳源、氮源、C/N比、无机盐、生长因子的浓度,在初始pH5.5、250ml摇瓶装液量50ml、接种量15%、温度26℃的培养条件下,姬松茸深层发酵结果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姬松茸适宜发酵周期为108 h,发酵液胞外多糖高可达3.48g/L.

  • 灰树花液体深层培养多糖组份的分析鉴定研究

    作者:汪维云;吴梧桐

    研究了液体深层培养的灰树花多糖组份和结构.应用气相色谱分析测得灰树花胞外多糖(HPT1)和灰树花胞内多糖(HPT2)的组份均含有葡萄糖(Glu)、甘露糖(Man)和木糖(Xyl);其摩尔比HPT1为1.00∶0.27∶0.11,HPT2为1.00∶0.35∶0.26.运用隧道扫描显微镜(STM)对多糖进行了结构的扫描研究,结果表明:HPT2可以清楚地看出主链上带有环状侧链,HPT1不清楚,其大小和结构与HPT2均有很大的差异.

  • 红栓菌深层培养的研究

    作者:徐旭东;尹鸿萍;肖灿鹏;曹幼琴

    为了获得红栓菌胞外多糖,研究了红栓菌深层培养条件.用优化的发酵培养基,深层培养红栓菌,经28℃,160r/min的摇瓶培养,84h后,红栓菌胞外多糖的产量可达1.52g/L.在气升式发酵罐中进行培养,红栓菌菌丝球的生已长遵循Logistic模型,即Xt=(0.172e2.953t)/[1-0.328(1-e2.953t)],当通气量为0.8vvm时,培养84h后,胞外多糖产量可以达到1.65g/L.

  • 伊尼奥小单孢工程菌S96深层优化培养特性研究

    作者:洪文荣;石贤爱;林娟;程骥

    目的:伊尼奥小单孢工程菌S96的深层优化培养特性.方法:借助于国内外学者的经验,并结合微生物生长和生产营养原理,粗筛出一组较合适的生产配方,然后应用正交试验和数理统计法,优化出适合于工程菌S96的发酵生产配方,其组成为:淀粉5.5%,黄豆粉3.5%,K2HPO40.04%,花生粉1.5%,蛋白胨0.3%,葡萄糖0.1%,CoCl2 10 r/ml,消沫剂适量.根据溶氧曲线,优化发酵工艺,获得一套较适合于工程菌S96的代谢曲线特性图,按照该曲线特性图进行调控,可使西索米星的生产水平接近于实验室生产水平,充分发挥了工程菌S96的抗生素生物合成潜力,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 环境条件对磁螺菌生长的影响

    作者:姜伟;孙建波;李颖;潘一峰;张阳德

    目的了解碳源种类及浓度、氧、还原剂等条件对磁螺菌(Magnetospirillum gryphiswaldense)生长的影响;建立深层培养磁螺菌及磁小体的技术.方法在60ml血清瓶中,将供试菌株在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碳源培养基,不同氧浓度等条件下培养,测定OD60nm;在5L自动控制发酵罐(L.E Marubishi Co.Tokyo,Japan)中,控制pH、温度及转速分别为7.2、30℃、400 r/min,通气量为1.0 L/min~1.2 L/min,氧浓度为0.5%~0.7%的条件下,以乙酸钠-苹果酸培养基和乳酸钠培养基深层培养供试菌株,测定OD600nm.用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培养过程中碳氮源变化规律;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磁小体的合成.结果碳源的种类及浓度是影响该菌生长和磁小体合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乙酸钠-苹果酸培养基和乳酸钠培养基中深层培养25 h的细胞密度分别为0.7和1.7OD600nm.结论乳酸钠培养基是适合于磁螺菌快速生长的佳培养基.建立了深层培养磁螺菌及磁小体的技术和方法,该方法的建立对于大量获得细菌磁小体而进行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磁螺菌 深层培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