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期颈椎前后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体会

    作者:郭云财;温准;徐东

    目的:探究分析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0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实验组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联合颈椎前路椎体融合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实验组的脊髓神经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少。结论:采用一期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Meta分析

    作者:梁龙;魏戌;朱立国;银河;于杰;冯敏山;陈琳

    背景:对于颈椎单开门及双开门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是否存在差异,一些研究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即便关于这2种术式的Meta分析也得出了不同的结果.目的:系统评价颈椎后路单开门与双开门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所有关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与双开门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国内外临床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纳入文献评价,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以NOS量表进行回顾性研究的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共纳入14篇文献,共893例患者;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2种术式在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目测类比评分[SMD=0.24,95%CI(-0.64,1.11),P=0.60]、日本骨科协会评分[SMD=0.15,95%CI(-0.23,0.52),P=0.44]、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恢复率[MD=0.02,95%CI(-0.02,0.06),P=0.33]、Nurick分级[SMD=-0.34,95%CI(-0.73,0.05),P=0.09]、手术时间[SMD=-0.21,95%CI(-0.43,0.02),P=0.07]、出血量[SMD=0.28,95%CI(-0.20,0.77),P=0.25]、颈椎曲度[MD=0,95%CI(-0.49,0.77),P=1.00]、活动度[SMD=0.41,95%CI(-0.48,1.31),P=0.37]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③在椎管容积增加率方面[MD=0.18,95%CI(0.06,0.30),P=0.003],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优于双开门手术;单颈椎双开门手术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单开门手术[RR=1.5,95%CI(1.04,2.15),P=0.03],尤其体现在术后疼痛症状方面[RR=6.35,95%CI(1.93,20.92),P=0.002];④结果表明,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相比,双开门椎管成形可以更显著的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他临床疗效二者相似;但单开门椎管成形在提高椎管容积增加率方面更具优势,因此仍需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提供更充足的证据.

  • 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

    作者:白成瑞;王炳强;杨雍;费琦;李锦军;孟海;苏楠;范子寒;李东

    目的 单纯应用传统的JOA评分系统只能反应颈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而忽略了社会和心理因素,并不能准确反应生活质量变化.本研究应用JOA评分和SF-36健康调查量表等相结合的方法对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后不同时期的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 对2008-01-2011-03共97例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59男,38女,51.8±13.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JOA、SF-36及VAS评分,探讨颈椎术后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和神经功能变化的规律和特点.结果 97例患者随访时间均在24个月以上.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JOA、SF-36、VAS评分呈逐步改善趋势,但变化不完全同步,术后6个月时神经功能已显著提高,疼痛明显缓解,但生活质量并无明显改善.直到术后24个月随访时神经功能、疼痛情况及躯体健康状况、精神健康状况均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神经功能迅速改善,疼痛快速缓解,但生活质量因受到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而变化缓慢.术后24个月随访总体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应用JOA评分和SF-36等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生活质量更加全面客观.

  • 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钟章荣;陈荣春;陈云生;游辉;郭朝阳;陈勤

    目的:观察纳米仿生Y型骨板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的运用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8例多节段椎管狭窄脊髓型颈椎病、接受颈椎后路单开门扩大减压、纳米仿生Y型骨板成形术后的患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单开门角度数、颈椎前凸指数、神经功能(JOA)改善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个月(12-21个月),末次随访时,颈椎椎管前后矢状径及神经功能评分术后分别为(15.2±1.5)mm和(13.8±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开门角度末次随访时为(23.1±4.1)°,未出现椎管“关门”病例;颈椎前凸指数末次随访为9.3±3.8,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颈椎轴性疼痛。结论纳米仿生Y型骨板能有效维持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后椎管扩大成形的空间,有利于神经功能康复,保持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

  •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孙英杰

    目的 观察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 ~2016年12月我院多节段CSM患者74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两组(各37例).对照组行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F-36评分评价术后两组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30%(36/37)较对照组78.38%(29/37)高(P<0.05);术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状态、躯体疼痛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41%(2/37)较对照组24.32%(9/37)低(P<0.05).结论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CSM患者,疗效肯定,可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

  • 颈椎后路单开门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疗效分析

    作者:沈敏杰;钮俊杰;宋达玮;杨炎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行颈椎后路单开门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了我院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病例并进行随访研究,观察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14个月左右的随访,我们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末次随访的JOA评分11-16分,平均12.8±2.1分,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改善率为28.2%-75.2%,平均(48.2±18.6)%.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有效手术方式.

  • 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超;苏敦鹏;韩增武;陈勇;王晓旭

    目的:探究将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应用于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颈后路单开门扩大成形丝线缝合固定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开展康复锻炼的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术后开展康复训练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较对照组优;P<0.05,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颈椎后路单开门加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应用于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缩短了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时间,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