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导管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分析

    作者:姚征;陈玉堂;郝伟远;罗君;曾晖

    目的 探讨经导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 CT)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75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单纯行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TACE联合PMCT治疗.观察2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FP)和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变化;随访24个月,观察2组患者6、12、18和24个月存活率和累计复发转移率.结果 观察组缓解率为65.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区痛,出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FP和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AF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8个月和24个月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时累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累积复发率,但会增加肝区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 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麻醉的效果分析

    作者:苏瑛;杨海利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的肝癌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佐辛组(60例)和芬太尼组(60例),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为地佐辛组患者进行麻醉,应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为芬太尼组患者进行麻醉,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各时点(麻醉前、麻醉后、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0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地佐辛组患者各时点(麻醉前、麻醉后、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0min)MAP、HR、SpO2等指标的波动均小于芬太尼组患者,但差异并不十分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地佐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芬太尼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0%,地佐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对接受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肝癌患者进行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镇静镇痛的效果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观察

    作者:袁才奇

    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2016年10月诊治的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中抽取92例作研究对象,在遵照随机抽签原则下分组,治疗组(n=46)实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对照组(n=46)行传统乳腺结节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乳腺良性结节体积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并发症发生率为4.35%,乳腺良性结节体积为(0.43±0.01)cm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74%,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乳腺良性结节体积为(0.68±0.07)cm3;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乳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乳腺良性结节数量与体积,且并发症较少,可作为乳腺良性结节患者理想治疗手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