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提高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诊疗效率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王玉标

    目的:探讨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急诊科胸痛患者诊疗效率的影响。方法通过整群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4月因急性非创伤性胸痛于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并进行胸痛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患者262例患者,与去年同期即2014年10月—2015年4月的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283例,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类型、急诊停留时间、诊断准确率、死亡率等方面的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就诊年龄、性别、发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非创伤性胸痛生物标志物联合检测后诊断准确率(98.9%)、死亡率(1.50%)、急诊停留时间(48.6±1.2) min,而对照组诊断准确率(94.0%)、死亡率(4.60%)、急诊停留时间(87.1±3.6) min,以上比较均P﹤0.05,证明两组样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物标志物合理的联合检测,可以为急性胸痛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更好的客观依据,有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高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能力,显著提高了急诊科胸痛患者诊疗效率。

  • 不同性别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靖;杨奇盛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525例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分成两个组,男性组281例,女性组244例,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吸烟史、饮酒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疼痛诱因、疼痛性质、疼痛时间、合并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察ST-T段改变和左心室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急性非创伤性胸痛均以心源性胸痛为主,男性31~82岁均发生率较高,而女性主要发生在71~82岁.结论: 不同性别的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患者均以心源性胸痛为主,不同年龄段发病机制各不相同,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应根据疾病特点准确制定治疗方案,使高危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 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无缝救援系统中临床路径管理模式探究

    作者:梁卓燕;袁慧欣;赵建国;马冬;宁林红;贺竹梅;郇志华

    通过对急性非创伤性胸痛救援中临床路径的必要性及其应用进行分析,指出临床路径的应用可以充分利用有限卫生资源,随时监测患者救援过程,指导专家尽早参与到救援中,提高救援的成功率,缩短救援时间。同时建立科学、有效、规范、可操作的标准化措施,为全面提升无缝救援水平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