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樱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毕葳;李强;龚卫红;徐艳春;江海龙;雷海民

    目的 在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化学成分研究的基础上,配合药理活性筛选,确认金樱子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和提取分离方法.方法 采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提取分离;利用TLC、HPLC分析纯度;利用化学方法和波谱方法(1HNMR、13CNMR、13CNMR-APT、MS、IR、UV)确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金樱子皂甙A(2α,3β,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β-吡喃葡萄糖甙),野鸦春酸,2α-羟基乌苏酸.结论 2α-羟基乌苏酸为首次从金樱子中分离得到.

  • 高效液相法测定金樱子中三萜酸类成分的含量

    作者:徐艳春;马长华;魏璐雪;周玉新;袁永生;雷肖琳;陈蓓

    定量测定不同产地金樱子中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Kromasil-C18(4.6 mm×250 mm,5 μm)柱,大连依利特公司;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 ℃;流动相:乙腈-水(35:65),流速1 mL/min.结果表示所测成分与其他组分具有良好的分离度,线性范围为0.4~10 μg, 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2.66%.说明不同产地的三萜类有机酸的含量差别很大.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用于含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的药物的含量测定.

  • 毛冬青根中的新三萜皂苷

    作者:赵钟祥;曾瑞鑫;金晶;林朝展;熊天琴;蔡金艳;祝晨蔯

    目的 研究毛冬青Ilex pubescen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对毛冬青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谱学技术和化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个三萜苷皂类化合物3-O-β-D-吡喃木糖基-3β,19α,24-三羟基齐墩果酸(Ⅰ).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化合物,命名为毛冬青皂苷D.

  • 朝天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郑光海;朴惠顺

    目的 研究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进行色谱柱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回流法和冷浸法提取得到的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齐墩果酸(2)、野鸦椿酸(3)、乌苏酸(4)、委陵菜酸(5)、2α,3α,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6)、胡萝卜苷(7)、七叶内酯(8)、芹菜素(9)、野蔷薇苷(10)、紫云英苷(11).结论 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小果蔷薇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黄小燕;马国需;陈路;邹节明;钟小清;周艳林;吕高荣;苏作林;杨峻山;许旭东;袁经权

    目的 研究小果蔷薇Rosa cymos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与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果蔷薇根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乙酰基-洋委陵菜酸(1)、2-氧代-坡模酸(2)、2α,3α,19α-三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3)、构莓苷F1(4)、野蔷薇亭(5)、23-羟基-委陵菜酸(6)、阿江榄仁亭(7)、2α,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8)、1β,3α,19α,23-四羟基乌苏烷-12-烯-28-O-β-D-吡喃葡萄糖苷(9)、儿茶素(10)、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葡萄糖苷(11)、3,4,5-三甲氧基苯酚-O-β--芹糖-(1→6)-O-β-D-葡萄糖苷(12)、4-羟基-3-甲氧基-1-苯基-O-(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3)、没食子酸乙酯(14)、3,4,5-三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5)、3,4,5-三甲氧基苄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 化合物9、11~13、15、16为首次从蔷薇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9、11~16为首次从小果蔷薇中分离得到.

  • 蛇含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牛友芽;曾军英

    目的 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蛇含委陵菜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醇(4)、3α,19,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委陵菜酸(6)、2α-羟基乌苏酸(7)、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11)、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33,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结论 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蛇含委陵菜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牛友芽;曾军英

    目的 研究蛇含委陵菜Potentilla klei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经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数据测定、1H-NMR和13C-NMR等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蛇含委陵菜活性有效部位中分离出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胡萝卜苷(2)、齐墩果酸(3)、熊果醇(4)、3α,19,24-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5)、委陵菜酸(6)、2α-羟基乌苏酸(7)、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8)、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0)、山柰酚-3-O-β-D-鼠李糖苷(11)、2α,3β,19α,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33,19α,23-四羟基-12-烯-28-乌苏酸(13)、熊果酸(14).结论 化合物4、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丹参中的一个新三萜化合物

    作者:梁啸;宋少江;代百东;马志强

    通过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等手段从丹参(Satvia miltiorrhiza Bge.)水提部分中分离出一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确定其结构为2α,3α,19α,24-tetra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该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