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无镁诱导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癫疒间样放电

    作者:曹海燕;姜玉武;吴希如

    目的: 观察无镁细胞外液短暂处理培养的胚胎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能否诱导自发、反复的惊厥样放电.以期提供一种较好的研究发育中脑癫活动的细胞模型.方法:采用全细胞电流钳记录技术,记录体外培养12~18 d的大脑皮层神经元在正常细胞外液、无镁细胞外液、无镁细胞外液处理3 h继而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后1~2 h、24 h、72 h神经元电活动的变化.结果:(1)神经元在正常细胞外液中自发放电形式表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及约16次/min左右的动作电位(n=29).(2)无镁细胞外液孵育3 h,孵育期间100%的细胞(n=25)放电形式发生改变,表现为两种形式:持续强直的高频爆发及"楔形"去极化.(3) 经无镁细胞外液孵育3 h恢复正常细胞外液后2 h 100%的细胞发生异常放电(n=12),72 h仍有近80%的细胞发生异常放电,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持续棘波样爆发、"楔形"去极化及PDSs样发作(paroxysmal depolarizing shifts).结论: 培养的胚胎鼠皮层神经元予短暂的无镁处理后可诱导自发、反复的惊厥样活动,且惊厥样活动可持续72 h,为进一步研究发育中惊厥性脑损伤及保护提供了较好的癫细胞模型.

  • 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神经肽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白介素-6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作者:郭向阳;焦富勇;王侠;高颖

    目的:探讨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和脑脊液中神经肽Y(NPY)、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白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惊厥性疾病患儿74例,分别在入院第1天、第7天采取静脉血,第7天采取脑脊液(CSF)标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检测血浆和CSF中NPY、BDNF、IL-6的水平.结果:惊厥组(热惊厥、癫痫)患儿惊厥发作后血浆、CSF中NPY、Il-6水平均增高,BDNF降低,但三者第7天较第1天增高; 血浆、CSF中NPY、BDNF在不同热惊厥发作和癫痫发作中无差异,但IL-6在不同热惊厥发作和癫痫发作中有差异;血浆、CSF中NPY、IL-6与惊厥中发作次数有关,BDNF与惊厥中发作次数无关;血浆与CSF中的NPY、BDNF、IL-6均分别呈正相关,血浆和CSF中的NPY与IL-6呈正相关,与BDNF呈负相关;BDNF与IL-6呈负相关.结论 惊厥性疾病患儿血浆、CSF中NPY、Il-6水平均增高,与惊厥发作次数有关,在惊厥发生的不同阶段水平不同;血浆与CSF中NPY、BDNF、IL-6水平均分别呈正相关,血浆中的水平能间接反映CSF水平;血浆和CSF中的NPY与IL-6呈正相关,与BDNF呈负相关;BDNF与IL-6呈负相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