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非瓣膜性房颤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王鹏;刘玉洁

    目的:对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新发表的相关文章,对新型口服抗凝药的药理学特性、临床试验结果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与结论:房颤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对于CHA2DS2-VASc评分≥2或既往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有卒中史的患者,应该使用抗凝药物。新型口服抗凝药,与维生素K拮抗剂(VKA)相比,有相似甚至更好的抗凝效果、安全性和便利性。它们具有快速起效,更多可预测的药动学特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少,饮食对其无明显影响,比华法林导致颅内出血的风险更低。

  • 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临床应用拓展

    作者:汤宝鹏;芦颜美

    目前临床使用时间长、证据强的抗凝药物是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华法林,但其抗凝效果不可预测,需常规监测凝血功能指导临床用药剂量,否则容易出血,同时由于其治疗窗窄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近年出现的一些新型口服抗凝剂( Nove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使用更加方便,不需要实验室监测,更重要的是,NOACs临床效果并不劣于华法林,甚至具有更好的疗效、安全性。初,NOACs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效果,随着NOACs临床应用适应症的拓展,应用范围将更加广泛。

  • 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系统性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张林;姜胜利;任崇雷;肖苍松;王嵘;高长青

    目的 分析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系统性栓塞的危险或保护因素.方法 2002年10月至2013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心外科共146例患者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平均年龄(66.23±5.17)岁,男68例、女78例,二尖瓣病变主要病因为退行性病变或二尖瓣脱垂40例,风湿性心脏病101例,缺血性心脏病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机械瓣术后瓣周漏1例.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内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后不同的医生决定抗栓治疗方案,电话或信件随访患者术后一般状况和系统性栓塞事件.结果 146例患者中16例(10.96%)发生了外周动脉系统性栓塞事件,包括脑梗死1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TIA)2例及脾动脉栓塞1例.16例患者死亡,术后1年、3年、5年和10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5.2%,93.6%,92.5%和88.3%,有系统性栓塞的患者行左心耳闭合的概率低于无系统性栓塞的患者(25.0% vs.78.6%,P=0.015),多因素分析表明未行左心耳闭合是系统性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P=0.041).结论 左心耳闭合是防止行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患者术后系统性栓塞的主要保护因素,与患者服用何种抗栓药物无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