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柳原田氏病脉络膜发病部位探讨

    作者:陈晓;李舒茵;牛超

    目的 探讨小柳原田氏病(VKH综合征)的脉络膜发病部位.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临床确诊VKH综合征的124例患者(248眼)和交感性眼炎的12例患者(12眼)的眼科B超声及OCT等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KH综合征和交感性眼炎的眼科A/B超检查发现均为玻璃体内中等或大量细小弱光点,后极部球壁弥漫性增厚,多发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脱离光带下呈无回声液性暗区或散在少量弱回声光点,同时大部分见视盘隆起、筋膜囊积液或筋膜囊水肿的球壁外"T"形征;少数仅黄斑区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OCT检查都有黄斑区及后极部神经上皮多灶性脱离伴弥漫性水肿,色素上皮不均匀增厚,脉络膜大中血管纹理不清或不见,同时部分伴神经上皮外层劈裂且劈裂腔内散在絮状渗出.治疗后,复查眼科B超发现,玻璃体内中低回声絮状渗出基本消失,后极部球壁增厚及视网膜脱离消失,视盘隆起消失,球壁"T"形征消失.OCT复查发现黄斑区及后极部多灶性神经上皮脱离伴弥漫性水肿消失,上皮下渗出吸收,色素上皮不均匀增厚,脉络膜中大血管纹理显现.结论 基于病理研究证明交感性眼炎主要侵犯脉络膜大血管层.通过VKH综合征和交感性眼炎OCT的对比分析发现,两种病变的OCT表现极为相似,所以推测VKH综合征也应该首先侵犯脉络膜大血管层,并累及到毛细血管层及视网膜.

  • 糖皮质激素治疗原田氏病的早期光学相关断层成像变化

    作者:赵桂玲;庞燕华;周舟;黎宗汉;聂利娇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原田氏病(VKH)早期光学相关断层成像(OCT)的变化.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20例(39只眼)VKH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早期黄斑区的OCT检查,并分析其图像特点.结果 患者治疗后平均log MAR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1.06±0.57) vs (0.34±0.21)],黄斑厚度则低于治疗前[(332±152) μm vs (667±312)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38只眼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ERD),38只眼视网膜神经上皮水肿,26只眼出现脱离区域内的膜样结构,27只眼出现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皱褶(RPE).治疗后10只眼的ERD完全消失,12只眼的视网膜神经上皮水肿消退,但新增了1只眼发生神经上皮水肿.22只眼的脱离区内膜样结构消失,18只眼RPE消失,但2只眼出现了RPE.结论 OCT有助于及时了解糖皮质激素治疗VKH过程中患者病情的变化,以便进行药物调整.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