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日光性角化病、Bowen病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作者:李泓馨;管海宏;孙建方;林麟

    目的 检测肿瘤干细胞标志物ABCG2、CK19和P63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经病理学确诊的组织学标本37例,其中日光性角化病(AK)10例,Bowen's病(BD) 14例,鳞状细胞癌(scc)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ABCG2、CK19、P63在各类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程度,计算各分子在病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百分率.结果 ABCG2和CK19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在SCC中两种分子的阳性细胞率(22.1%±12.6%,23.5%±18.5%)显著高于AK(7.1%±6.6%,5.7%±4.596)和BD(10.8%±9.1%,6.6%±4.9%,P<0.01),而AK与B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BD和SCC中ABCG2和CK19阳性病例的比例逐渐增加(ABCG2为40.0%、71.4%、84.6%,CK19为40.0%、50.0%、92.3%).P63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核,在AK、BD和SCC的所有病例中均呈阳性,其阳性细胞分别为50.5%±17.1%、56.3%±19.8%、43.5%±21.6%,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G2、CK19和P63阳性表达程度可能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鳞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参考.

  • 用PCR技术检测皮肤表皮肿瘤组织HPV DNA

    作者:刘跃华;王家璧;王晓峰;方凯

    应用多对引物PCR方法检测58例皮肤表皮肿瘤(Bowen's病17例,Queyrat增殖性红斑5例,鲍温样丘疹病1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20例)石蜡包理组织中HPV6、11、16及18DNA.Bowen's病HPV16DNA2例(2/17)阳性,Queyrat增殖性红斑HPV16 DNA1例(1'5)阳性,鲍温样丘疹病HPV16 DNA9例(9/16)阳性,皮肤鳞状细胞癌HPV DNA20例均阴性.提示鲍温样丘疹病可能与HPV16感染有密切关系,在少数Bowen's病和Queyrat增殖性红斑中HPV16可能是多种致癌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 1例Bowen's病复发患者外阴切除术的护理

    作者:沈朝萍

    对1例Bowen's病复发患者行外阴切除术,术后6 d切口一期愈合,住院21 d康复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外阴清洗;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外阴护理及出院指导,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复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