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正系统对上前牙转矩控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冯婷婷;张晓芸;苏红;姜若萍;许天民

    目的 通过一个前瞻性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来比较采用生理性支抗Spee氏弓矫治系统(Physiological Anchorage Spee's Wire System,PASS)和MBT滑动直丝弓技术矫正完成的拔牙病例的上中切牙转矩,以比较两种不同矫正系统在上前牙内收过程中对于上前牙的转矩控制的效果.方法 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收集安氏Ⅰ类和Ⅱ类错(牙合)畸形需要拔牙矫正的病例.病例纳入标准:汉族;安氏Ⅰ类或Ⅱ类;恒牙列;设计上颌拔除两颗第一前磨牙;上颌支抗设计为中度或强支抗.研究收集并完成矫正病例40例,随机分组以年龄、性别作为分层依据,采用随机信封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PASS组19例,其中男6例,女13例;MBT组21例,男8例,女1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两种不同的矫治技术完成正畸矫治.采集患者治疗后的头颅侧位片及牙(牙合)模型,并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测量,测得矫正后PASS组患者的上中切牙相对于解剖(牙合)平面的转矩角度值为(8.7±5.5)°,而MBT组为(5.3±4.4)°,P=0.036.与以往研究得出的中国人正常合上中切牙转矩的均值(10.8±3.1)°相比较,PASS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而MBT组与正常(牙合)均值间的差异则具备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二维头颅侧位片测量两组患者切牙唇面切线与眶耳平面的后下夹角,PASS组为(91.5±6.5)°,MBT组为(87.8±8.6)°,P=0.141.结论 从三维模型的测量结果来看,与MBT技术相比较,PASS技术矫正完成的病例其前牙的转矩值更接近于正常(牙合)人群.对于上颌拔牙病例而言,由于PASS技术将前牙托槽的槽沟尺寸减小为0.020英寸×0.027英寸,减小了弓丝与槽沟间的余隙,从而更利于上前牙的转矩控制,避免其在内收过程中过于舌倾.

  •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矫治青少年重度牙列拥挤错(秴)畸形临床分析

    作者:李凤霞;王俊;王金雨;郝兰清;邹晶;周小龙;和王刚;王高丽;谢蕊;李婷婷;张义玲

    目的 应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对青少年重度拥挤的错(耠)畸形患者进行矫治,观察分析矫治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安康市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列重度拥挤的安氏Ⅰ类、Ⅱ类错(耠)畸形患者17例,在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后,应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7例患者在未增加任何辅助支抗的情况下,矫治疗程16~24个月.矫治结果显示,牙列拥挤解除,尖牙、磨牙关系中性,覆(耠)、覆盖正常,面型良好.与矫治前比较,矫治后头影测量显示,上中切牙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内下角(U1-SN)、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的内上角(L1-MP)、下唇突点到审美平面的距离(LL-E)显著减小,上、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U1-L1)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对矫治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重度牙列拥挤患者效果较好.

  • 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在拔牙矫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王加昌;祝荣杰;苟培芳

    目的 观察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在拔牙矫治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12月于我科正畸就诊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临床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生理性支抗控制PASS矫治器装置进行治疗,对照组的使用美国进口Ormco托槽矫治并辅助支抗控制装置进行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牙列排齐所需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矫治完成后,观察组的面型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在拔牙矫治患者的排齐阶段,使用生理性支抗控制技术有利用拔牙间隙排齐上前牙,缩短排齐所用时间,同样有利于患者面型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