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因素对侧方颌位咀嚼效能的影响

    作者:邵金龙;王大铭;尹长伟;王慧;李妙然;汲平

    目的:比较不同因素对侧方颌位咀嚼效能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进行随机调研,利用722型分光光度计对咀嚼效能定量分析.结果:侧方颌位(P=0.8107)、性别(P=0.7342)、偏侧咀嚼(P=0.4466,P=0.4005,P-0.155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早期(P=0.811)均对咀嚼效能无显著性影响.结论:临床工作中则不刻意进行(骀)型的修改.为需测定咀嚼效能的实验筛选研究对象提供参考.

  • 不同侧方(牙合)型者尖对尖颌位时相对(牙合)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琰玲;殷新民

    目的 比较不同侧方(牙合)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牙合)力.方法 利用T-Scan 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85名个别正常(牙合)者从牙尖交错位侧方咬合运动至尖牙尖对尖颌位时的(牙合)接触及(牙合)力分布信息,计算尖对尖颌位相对牙尖交错位时的(牙合)力值,并就相应数据作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受检者从牙尖交错位至尖对尖颌位作侧方咬合运动过程中(牙合)力均逐渐降低.不同侧方(牙合)型受检者侧方咬合运动至尖对尖颌位时的相对(牙合)力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其中以尖牙保护(牙合)组与仅工作侧第一前磨牙接触组低.结论 尖牙具有"应力缓冲"的能力,提示尖牙保护(牙合)是对口颌系统为有利的侧方(牙合)型.

  • 侧咬合(牙合)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的观察

    作者:皮昕;韩新光;皮婧;王纪;马征兵

    目的:研究侧咬合型(牙合)及牙接触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牙合)基础.材料方法:活体观察146名青年人侧咬合(牙合)型及牙齿接触关系.结果:侧咬合时,(牙合)型分组牙功能(牙合)多(45.21%),尖牙保护次之(34.25%),混合型少(20.54%);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牙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其中以(牙合)多(31.06%).结论:青年人侧咬合时以组牙功能(牙合)多,尖牙保护(牙合)次之,混合型少;组牙功能(牙合)时,上下颌牙齿接触关系分为七种类型.

  • 天然恒牙列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

    作者:Halina Panek;Teresa Matthews-Brzozowska;Danuta Nowakowska;Beata Panek;Grzegorz Bielicki;Slawomir Makacewicz;Malgorzata Marlkiewicz;李健

    目的:在既往研究中,从未停止过关于修复和正畸治疗中进行咬合重建时,应该建立何种形式的咬合接触的讨论.对天然恒牙列的动态咬合的流行病学调查将有助于走出这种持续讨论的困境.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年青群体和老年群体天然牙列的特征性动态咬合接触形式,并且分析动态咬合接触形式与性别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共调查了834人.所有的调查对象都具有天然牙列,并且没有修复体存在.调查对象的年龄范围是20~63岁.在调查对象进行牙诱导的侧方和前伸运动过程中,检查天然牙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结果:结果发现存在以下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双侧和单侧的尖牙保护(牙合),组牙功能(牙合),平衡(牙合)以及"其他耠型".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同类型的动态咬合接触形式的出现概率相同.但是,一些咬合接触形式的出现率与年龄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双侧和单侧尖牙保护(牙合)的出现率出现下降趋势,而组牙功能(牙合)的出现率上升.平衡(牙合)以及"其他(牙合)型"的出现率很低,并且没有呈现与年龄相关的变化趋势.结论:双侧尖牙保护(牙合)和组牙功能(牙合)是年青患者的特征性咬合接触形式,而老年患者中组牙功能(牙合)的接触形式更加普遍.当年青患者接受修复和正畸手段的咬合重建时,尖牙保护骀是一种适合的咬合接触形式,而对于老年患者来说,组牙功能(牙合)则更加适合.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讨耠型和牙周炎、磨牙症或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之间的关系.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