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钾通道阻滞剂对多发性硬化患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

    作者:任晓暾;吴卫平;黄德晖;徐全刚

    目的 研究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患者髓鞘反应性CD4+T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F-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并探讨钾通道阻滞剂对其分泌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方法(ELISPOT)对12例急性期MS患者、12例缓解期MS患者(经INF-β-1b治疗)和10名健康对照的CD4+T淋巴细胞在有无髓鞘抗原和钾通道阻滞剂作用下分泌细胞因子INF-γ和IL-4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MS急性期外周血CD4+T细胞以分泌IFN-γ为主;MS急性期及缓解期的CD4+T淋巴细胞经髓鞘碱性蛋白(MBP)刺激后分泌IFN-γ的水平较未加抗原组均增高(P<0.05),加入Kv1.3通道阻滞剂海葵毒素(Stichodactyla helianthus toxin,SHK)后,MS急性期和缓解期的MBP反应CD4+T淋巴细胞IFN-γ分泌明显减低(P<0.05),而对IL-4无明显影响.结论 Kv1.3钾通道阻滞剂SHK能减少MS患者MBP反应CD4+T细胞分泌IFN-γ,提示髓鞘反应性CD4+T细胞上Kv1.3通道有可能作为治疗MS的新靶点.

  • 酸性离子通道3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季庆辉;乔建民;薛宇;刘士臣;乔晓峰;颜玉;李恒威

    目的 探讨酸性离子通道(ASIC)3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鼠疼痛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进行动物行为实验,测试关节的原发和继发性疼痛;免疫荧光技术测试3组膝关节传入背根神经节中的ASIC3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ASIC3在继发性疼痛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大鼠的原发性疼痛没有明显不同.结论 ASIC3与骨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的联系,这一通道可能是一个有效止痛的靶点,为骨性关节炎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 海葵毒素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袁兆新;孙明莉;赵冰;杨鑫;孔晓霞;张宏宇;孙连坤;康劲松

    目的 研究从海葵组织中提取的海葵毒素(Phyllodiscus semonii toxin,PsTX)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PsTX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原位末端脱氧核糖苷肽转移酶分析法(TUNEL)及DNA Ladder法检测PsTX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as蛋白在U251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PsTX对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及促凋亡作用,PsTX诱导Fas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膜上表达增高.结论 PsTX可能通过Fas途径诱导人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

  • 舟山黄海葵兴奋性毒素AX-1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作者:杨林;荣明强;刘少华;章晨;石戈;王日昕;赵盛龙;廖智

    目的 从舟山黄海葵(AnthopLeura xanthogrammica)的刺细胞中分离纯化多肤类毒素分子并进行功能鉴定.方法 通过反复冻融法以及多步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从舟山黄海葵毒素中分离到一种新型多肽类毒素,进行质谱鉴定和三维结构模拟,并运用膜片错技术检测海葵毒素多肽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河豚毒素礅感型(TTX-S)和河豚毒素-不敏感型(TTX-R)钠离子通道的影响.结果 获得由4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5018.2的多肽毒素分子,命名为AX-1,含3对二硫键;三维结构模拟表明该毒素多肽的结构以反平行β-折叠片以及loop结构为主,该毒素能抑制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的钠离子通道的失活并显著增加钠离子通道的电流.结论 AX-1是一种兴奋性多肽毒素,可作为潜在的强心肽药物.

  • 多肽固相合成法在海洋肽类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作者:陈心;罗素兰;长孙东亭;张本

    随着固相多肽合成技术的日趋成熟,海洋肽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两者结合在药物研究和应用领域前景非常好.现结合多肽固相合成法在芋螺毒素、海葵毒素等的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多肽固相合成法的原理及其在海洋肽类药物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 海洋生物中蛋白质、肽类毒素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傅余强;顾谦群;方玉春;管华诗

    报道了海洋生物中蛋白质、肽类毒素,主要是芋螺毒素和海葵毒素的近三年新研究进展;对它们的结构、药理和构效关系进行概述.

  • 晚钠电流在兔心力衰竭模型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作者:苟志平;孙玉真;张存泰;全小庆;吕家高;白融;王金丽;赵俊燕;王照华;肖建明

    目的 探讨晚钠电流(INa-L)在心力衰竭模型兔室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 4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海葵毒素(ATX-Ⅱ)组和雷诺嗪组,每组10只.心衰组、ATX-Ⅱ和雷诺嗪组通过缩窄腹主动脉制备兔心力衰竭模型,假手术组开腹但不缩窄腹主动脉.心力衰竭模型建造成功后,制备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灌注模型,采用浮置玻璃微电极法同步记录左室楔形心肌块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和跨室壁心电图.假手术组和心衰组灌注正常蒂罗德液,ATX-Ⅱ组在灌注正常蒂罗德液的基础上加灌10 nmol/L 的ATX-Ⅱ,雷诺嗪组在灌注正常蒂罗德液的基础上加灌20 μmol/L的雷诺嗪.同时记录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的诱发率.结果 心衰组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60%vs.0%);INa-L增强剂ATX-Ⅱ进一步增加了心力衰竭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0%vs.60%);INa-L阻断剂雷诺嗪可显著减少心衰兔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10%vs.60%).结论 INa-L在兔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阻断INa-L可减少心衰时心律失常的发生.

  • 新型重组海葵毒素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

    作者:欧阳平;邓春玉;刘文华;王磊;粱东;钱卫民;徐安龙

    目的观察新型基因重组海葵毒素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L型钙电流和钠-钙交换电流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新型重组海葵毒素rhk2a能够明显减慢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时间依赖性失活(Th)(14.15±4.6 ms vs 2.03±0.30ms,P<0.05),而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钙通道电流(-8.86±0.35 PA/PF vs-8.99±0.64 PA/PF,P>0.05)和钠-钙交换电流(-0.65±0.2 PA/PF vs-0.69±0.15 PA/PF,P>0.05)无明显直接作用.结论 rhk2a对大鼠心室肌细胞钠通道的时间依赖性失活的减慢是rhk2a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效应的重要机制.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