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青少年舒尔曼病患者的躯体发育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曦;孙旭;汪舟;王斌;杜长志;朱泽章;钱邦平;邱勇

    背景:舒尔曼病(Scheuermann disease)的病因至今未知。有些学者认为舒尔曼病患者存在的异常生长模式可能与其发病密切相关,但同时也有一些报道认为二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目的:通过与健康青少年对比探讨青少年舒尔曼病患者身高、体重和BMI特征及其与后凸畸形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确诊的157例舒尔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胸椎受累93例,胸腰椎受累64例。男122例,女35例;年龄11~16岁,平均(13.5±2.7)岁。对照组选取217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男168例,女49例;年龄11~16岁,平均(13.7±2.5)岁。舒尔曼病患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检查,测量全脊柱大后凸Cobb角;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比较舒尔曼病组和健康对照组、胸椎后凸和胸腰椎后凸的舒尔曼病患者的身高、体重和BMI,并对舒尔曼病组的身高、体重、BMI与后凸Cobb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检验。
      结果:舒尔曼病组与对照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尔曼病患者的平均身高、体重和BMI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从各组年龄看,11~12岁时,舒尔曼病组的身高、体重和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6岁舒尔曼病组的身高、体重和BM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椎舒尔曼病患者和胸腰椎舒尔曼病患者身高、体重和BMI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舒尔曼病患者的后凸Cobb角为68.5°±12.8°,与身高、体重和BMI与全脊柱后凸Cobb角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进入青春期后,舒尔曼病患者相比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偏高偏重,提示舒尔曼病患者在青春期存在异常生长模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