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治胰胆疾病430例

    作者:吴志强;殷健;候鹏;陈立新;唐晓兰;杨立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对胰胆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采用十二指肠镜进行胰胆管造影,并与H超、CT、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430例中检查成功401例,成功率93.26%,诊断胆管癌、壶腹癌、胰腺癌66例,胆管结石l006例,符合率98 5%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是目前诊断和治疗胰胆疾病较好的方法.

  • 胃肌肌电图对胆道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傅敏;许国铭

    胆道系统疾病是内科的常见病,不少胆道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胆道系统运动紊乱密切相关,因此对胆道系统运动的研究对胆道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因此寻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易被患者所接受的检测胆道系统运动的方法,是非常迫切的临床需要.我们发现,许多胆道疾病患者表现为胃肌电图(E1ectrogastrogram,EGG)的异常,受EGG检测胃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启发,对26例胆道疾病患者在99mTc放射性核素胆囊排空运动序列成象证实伴有胆道运动障碍后检测EGG,并与15例经99mTc放射性核素胆囊排空运动检测无胆道运动障碍的胆道疾病患者和15例正常人进行对照比较.

  • 胆道良恶性病变中CA19-9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秦兴雷;石景森;石莉;王作仁;王林

    CA19-9作为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肿瘤和其他系统肿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1].但用于胆汁与血清联合检测对胆道癌诊断报道肖少.我们采用放免方法(RIA)同时检测胆汁和血清CA19-9及CEA,揭示胆道肿瘤和良性病变患者及胆道癌手术前后胆汁和血清CA19-9及CEA的水平,比较CA19-9与CEA对胆道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如下.

  • 黄疸性疾病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原因分析

    作者:王哲人

    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疲乏、黄疸、肝大及肝功能异常,但这些表现并非其所特有,许多内外科疾病也可产生类似表现,若不注意鉴别,极易误诊。本文收集了我院1984~1997年间被误诊为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收入传染科的20例其他黄疸性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减少此类误诊。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岁1例,40~59岁12例,60~70岁6例,75岁1例。病前服抗结核药2例,服他巴唑1例,食蚕豆1例,有酗酒史2例,既往患过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胆石症以及有慢性上腹疼痛史者各2例,有胆道蛔虫症1例。1.2 临床表现 症状:黄疸20例,上腹胀痛18例,食欲减退16例,恶心、厌油14例,乏力10例。主要体征:肝大16例,上腹压痛9例,肝区叩痛5例,莫菲征阳性、下肢水肿各2例,蜘蛛痣、腹水、腹部肿块各1例。

  • 胆道疾病127例二维与三维超声诊断的比较研究

    作者:宋玉娟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诊断胆道疾病的优势。方法选择胆道疾病患者127例先进行二维超声获取图像,再进行三维重建图像。结果三维超声图像清楚展现胆囊结石、胆管结石的位置、数目、形态等;展现胆囊息肉病变的形态、部位、蒂的情况及腺瘤基底部的情况;展现胆囊癌、胆管癌的大小、形态及与比邻关系的情况;展现结石与管壁的关系;展现管壁受累程度、生长方式、病变的部位,涉及周围组织或器官情况。胆道疾病二维总符合率78.74%,三维总符合率90.55%,两组比较??2=6.8157,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三维更好的展现器官的形态,疾病的种类、大小、形态、数目及与母器官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其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二维超声,值得推广。

  • 92例老年人胆道感染的急诊诊治

    作者:廖文张

    [目的]探讨老年胆道系统感染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的92例老年胆道感染患者的病因、诊断及治疗.[结果]老年人胆道系统疾病病史较长,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结论]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 SpyGlass系统对不明原因胆道狭窄的诊断价值

    作者:郭蕊

    胆道狭窄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腹部超声、肝胆系统CT、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MRCP )已成为基础性的检查方法. 20世纪60年代随着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ERCP )的问世,ERCP在胆道狭窄的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仍然存在区分良恶性狭窄准确度低、病理活检取材欠理想等局限性. 虽然各种新颖的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但不明原因胆道狭窄仍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个难题. SpyGlass系统也称SpyGlass直视系统( SpyGlass direct visualizantion system, SDVS ) ,它的出现为这一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SDVS系统可以进入胆道管腔内,直视下观察狭窄部位胆管的表面结构、进行直视下活检,大幅度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对一些少见的胆管病变可作出准确的诊断,使胆道系统疾病的诊治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2].

  • 进一步提高胆道外科的诊断质量和治疗效果

    作者:刘永雄

    胆道外科50年来临床研究取得巨大的进步,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成熟的经验得到了普及,社会的需要是大量的、全面的.当前面临的现实与基本工作,强调质量与效果既迫切又必要.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降低再手术率、并发症率和手术死亡率.因此,临床医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其诊断质量和治疗效果.

  • 国内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320例临床荟萃分析

    作者:裴薇;高明太;刘登瑞;吴玲玲

    目的 汇总分析近22年国内报道的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Spontaneous perforation of the bile duct,SPBD)病例,探讨国内SPBD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策略.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提取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SPBD共320例,男:女为1:1.74,平均年龄3.8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86.8%),呕吐(76.8%),腹痛(75.8%),发热(68.8%),黄疸(38.6%),白陶土样便(23.5%),移动性浊音阳性(31.5%),右上腹包块(16.0%),随病程发展,可出现腹膜刺激征(46.6%),肠鸣音减弱或消失(27.6%).术前确诊仅75例,确诊率为23.4%,其中71例(占确诊病例的 94.7%)通过腹腔穿刺术确诊,245例(76.6%)经手术确诊.均行手术治疗,首次手术治疗方式为T管引流加腹腔引流术者占63.2%,单纯腹腔引流术占14.7%,胆囊造瘘引流术占7.2%,Ⅰ 期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占2.0%,50.2%行Ⅱ期胆道重建术.死亡率为6.9%.结论 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病情进展快,可通过临床表现结合腹腔穿刺术、腹部超声及CT检查早期确诊,积极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及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小儿胆道穿孔的诊治经验

    作者:印其友;周以明;肖现民

    目的探讨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特征、诊断、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2003年1月我院收治的9例病例资料,评价诊治效果.结果入院后24h内确诊率为88.8%,8例合并有胰胆合流异常,经引流术和Ⅱ期根治术后效果满意.结论胰胆合流异常是小儿胆道穿孔的重要病理基础,腹腔穿刺检查能显著提高自发性胆道穿孔的术前诊断率,胆汁淀粉酶检测有助于胰胆合流异常的诊断,未发现胰胆合流异常的穿孔病例应坚持长期随访.

  • 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腹腔镜诊疗体会

    作者:吴水华;周小渔;肖雅玲;尹强;刘朝阳

    目的总结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的5例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行腹腔镜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评价.结果5例患儿均好转出院,随诊3月~5年,3例无特殊异常;2例胆总管有轻度扩张,均未行二期胆道根治术.结论腹腔镜能明确胆道穿孔情况,决定行胆囊造瘘,腹腔引流术,避免术中过多分离,可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恢复.

  • 亮氨酸氨基肽酶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梁运来;王堃;谢旭林;廖经忠;易斌

    目的 探讨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在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作用,评估LAP及其联合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以及5′-核苷酸酶(5′-NT)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治价值.方法 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健康体检者、无症状HBV携带者、肝炎患者、胆道梗阻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样本共181例,分别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LAP、AKP、GGT及5′-N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LAP水平在胆道梗阻患者中高,与其他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道梗阻性疾病组中,LAP与AKP、GGT及5′-NT均呈正相关(r=0.690,P<0.01;r=0.864,P<0.01;r=0.735,P<0.01);LAP、5′-NT、GGT及AKP单独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5,0.942,0.916和0.898,LAP联合5′-NT,GGT及AKP的AUC为0.966,LAP联合5′-NT的AUC为0.968.结论 LAP可以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一项初步鉴别诊断指标,联合5′-NT后其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 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160例

    作者:李海民;窦科峰;岳树强;孙凯;侯晓娟

    0 引言纤维胆道镜(下称胆道镜)在肝内外胆道疾病中的应用,其诊治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 我院1996-01/1999-12,术中、术后使用胆道镜诊治胆道肿瘤及结石1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 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29例诊治体会

    作者:张晋楚;施伟栋;黄伟

    目的:探讨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的病因,探讨诊治方法及预后. 方法:对29例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 结果:手术治疗29例,二次胆管重建术16例,治愈28例,死亡1例 .结论:小儿胆管自发性穿孔表现不典型,一旦确诊须手术,胆管内"T"管引流术是惟一治疗方法,病因与胰胆合流有关.Ⅱ期胆道重建术是避免胆道反复感染及影响预后的有效方法.

  • Mirizzi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作者:郭拴民;王海平

    Mirizzi综合征是因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囊颈部引起肝总管狭窄或梗阻,并发黄疸胆管炎和肝功能损害的综合征,临床少见[1],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处理不慎易致胆管损伤.我科从1993~2003年共收治20例,均为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

  • 十二指肠镜治疗胆胰疾病151例报告

    作者:杨小翠;詹远京;王明友;高静;桑丽侠

    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2000年9月至2002年11月,我院共完成诊断性经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255例,其中151例进行了治疗性ERCP.其中男56例,女95例,年龄25~77岁,平均48.07+5.28岁;病史3d至16年,病种有胆管结石、胆管蛔虫、胆管良恶性狭窄、十二指肠壶腹癌以及缩窄性乳头炎,139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10例行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取蛔虫2例.

  • Mirizzi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安中;姚彦;罗有才

    目的:探讨Mirizzi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和结果:10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病史,其中伴黄疸7例,伴发热6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B超为无创伤检查,且普及面广,为本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其主要表现为: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肝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从扩张的肝总管突变成结石以下正常的胆总管.10例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分别采用胆囊切除术、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胆囊切除加胆管T管引流术以及胆囊切除加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治愈出院,无胆管狭窄及胆瘘等.

  • 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160例分析

    作者:李海民;陈万平;窦科峰;付由池;岳树强;孙凯

    报告160例纤维胆道镜临床应用情况.认为术中可指导取石,降低残余结石发生率,术后取残余结石,减轻患者再次手术的痛苦,术中术后均可观察肝内外胆管腔内变化,取活检,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