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0年至2015年国内174起爆炸事故冲击伤诊治分析

    作者:杨策;蒋建新;杜娟;王海燕;高洁;柳占立;庄茁;王正国

    目的:分析国内近十五年爆炸事故冲击伤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变迁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国内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近15年174起爆炸事件的发生原因、致伤规律以及伤亡特点,探究基于爆炸冲击伤防、诊、治的防御爆炸、减轻损伤、康复身心的一体化策略。结果爆炸事件覆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爆炸物成份复杂,类别多样,主要有化学品、粉尘、手机、燃气、临时爆炸装置、瓦斯、烟花爆竹、油料、锅炉以及其他少见爆炸物等,其中化学品、粉尘和手机位居爆炸原因的前3位。174起爆炸事件中,累积伤亡人数7062人,受伤人数4313人,死亡人数2749人。平均每起爆炸事件伤亡数为:受伤数24.79人/起,死亡数15.80人/起,伤亡数40.59人/起。化学品(33起,79%)、粉尘(21起,78%)和燃气(20起,91%)爆炸位居暴露人员发生受伤事故数的前3位。化学品、粉尘和瓦斯爆炸伤亡人数位居前3位(2714人/7062人,1268人/7062人和1215人/7062人),对应平均每起伤亡人数分别为67.00人、46.96人和93.46人,对应伤亡率分别为88%,81%和100%。结论针对国内爆炸冲击伤的流行病学特点,需要针对新情况按照个体化诊治思路,形成爆炸冲击伤专家共识,建立符合国情的爆炸冲击伤救治流程,多学科整合形成应急救治小组,并基于个体化救治需求拓展诊治新设备和新措施。

  • 冲击伤的历史沿革与精准诊断

    作者:王正国

    冲击伤是在冲击波作用下,机体所发生的各种损伤。战争冲突、意外伤害是冲击伤发生的主要原因。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为世界瞩目。然而,在社会安全领域,特别是在全球区域性矛盾和局部冲突加剧的背景下,爆炸事故渐增且呈多样化趋势,并在伤情和转归方面表现出与战时冲击伤不尽相同的新特点。为此,深入了解人类对爆炸冲击伤认识的历史变迁,洞悉其精准诊治原则,对于突破冲击伤研究的理论和技术瓶颈,切实提升我国冲击伤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