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T检查在FESS术前计划制定中的价值

    作者:景传博;刘继鹏;韩庆森

    目的:探讨蝶窦与视神经、颈内动脉等邻近结构的CT影像解剖关系,为经蝶窦手术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解剖学依据.方法:CT扫描病例128例,年龄20~72岁,平均46.2岁;其中男79例,女49例.使用日本TOSHIBA公司生产的Aquilion 4螺旋CT.后台处理采用Vitrea 1处理系统.测量数据采用 x±SD,百分数,t检验.结果:视神经管与蝶窦的关系:隆起型视神经管38例(29.69%),压迹型视神经管73例(57.03%),远离型视神经管17例(13.28%).视神经走行与蝶窦外侧的关系:全程与蝶窦外侧壁毗邻者71侧(27.73%),全程与后组筛窦毗邻者66侧(25.78%),全程同时与蝶筛外侧壁毗邻者95侧(37.11%),全程穿过骨质者22侧(8.59%).颈内动脉与蝶窦的关系:隆起型48侧(18.75%),压迹型101侧(39.45%),远离型107侧(41.80%).结论:CT扫描结合MPR重组,能够清楚显示颈内动脉、视神经等与蝶筛外侧壁的解剖毗邻关系.CT检查有利于FESS手术进路的选择及手术方案的确定,为手术安全提供了保证.

  • 羟考酮对鼻内镜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何喜欢;翁浩;刘海健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羟考酮对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患者麻醉苏醒期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年龄18 ~ 60岁,体重55~85 kg FESS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A组(羟考酮0.1 mg/kg),B组(羟考酮0.15 mg/kg),C组(羟考酮0.2 mg/kg).在手术结束前30 min给予羟考酮.记录手术结束时(T1)、气管导管拔除时(T2)、气管导管拔除后10 min(T3)、出麻醉恢复室时(T4)时HR、SBP、DBP、SPO2.同时记录患者自主呼吸出现时间、气管导管拔除时间、拔管时SAS评分、导管拔除后20min时Ramsay评分和VAS评分、拔管期间满意度评分和恶心、呕吐例数.结果 C组患者恶心(12例)及呕吐(12例)例数比其他2组多(P <0.05);T2时3组间HR、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时A组HR、SBP和DBP及T4时A组HR、SBP和DBP均高于其他2组(P<0.05);而T3时C组SP02低于其他2组(P<0.05);3组间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拔管满意度评分及VAS评分高于其他2组(P<0.05),而Ramsay评分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羟考酮0.15 mg/kg可以使FESS患者麻醉苏醒效果佳.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