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胃腺肌瘤误诊为间质瘤1例

    作者:张晓玲;邢荣格

    1病历摘要男,67岁.间断上腹隐痛不适0.5a.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胃镜检查示胃窦尾部见一直径约3.5 cm黏膜下肿物,质地软,界限清楚.超声胃镜示病变起自黏膜下层,呈不均匀中等回声,囊性.临床诊断:胃间质瘤.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胃腺肌瘤,瘤组织主要由异位胰腺导管和平滑肌组成.2讨论胃腺肌瘤由胰导管及平滑肌组成,属于异位胰腺.异位胰腺有将其分为3型:(1)由胰泡和导管构建,该型少见胰岛;(2)由胰导管及平滑肌组成,又命名为腺肌瘤或肌上皮错构瘤,多数发生于胃、胆囊;(3)系以上两类的混合型,为较多见的一种类型.胰腺异位组织像正常胰腺一样,胰腺的任何病变均可以出现,例如急性、慢性炎症或溃疡的病变,以及囊肿、腺瘤、胰岛细胞、胰腺癌等病理学改变.本例发生于胃窦尾部,大体为囊性,壁厚0.2~0.4 cm,内含粘液.

  • 子宫阔韧带肌瘤B超误诊为卵巢肿瘤

    作者:李晓琴

    子宫阔韧带内实性肿瘤少见,其中常见的实性肿瘤为平滑肌瘤,其发生率约占子宫肌瘤的1.5%~2%[1].由于阔韧带肌瘤生长在子宫外侧,较难与卵巢肿瘤鉴别,易误诊.我院1998~1999年共施行阔韧带肌瘤手术25例,其中6例术前B超误诊为卵巢肿瘤,误诊率24%.为进一步提高术前诊断率,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36~68岁,平均43岁.25例中6例为普查时发现,4例为自行扪及腹部包块就诊发现,余15例均因不同程度的月经增多、尿频、腰酸等症状就诊.1.2 B超误诊情况误诊为卵巢巨大实质性占位病变2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癌、炎性包块各1例.1.3 确诊情况本组均经手术确诊为子宫阔韧带肌瘤,其中有5例发生变性,1例完全囊性变,肌瘤直径为6~30 cm.2 讨论2.1 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阔韧带肌瘤是从子宫两侧阔韧带两叶间或子宫前壁反折处凸起形成[2].由于血液供应不良容易发生退行性变,本组变性率36%,多与临床症状无关.平滑肌细胞液化形成肌瘤囊性变,瘤内有胶冻样物积聚,瘤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囊腔,变性区呈棉絮状,腔内液体呈无色或血性.本组阔韧带肌瘤多较大,又生长在子宫外侧,故易误诊.临床上应与卵巢实性恶性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卵巢巧克力囊肿及卵巢囊腺瘤等疾病鉴别.2.2 B超声像图特征无变性的子宫阔韧带肌瘤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一侧实质性肿块图像,有等、低、高回声,内部结构紧密、紊乱、粗大,似"葱皮样、漩涡样”改变,边界清楚,后方衰减不明显.继发变性的阔韧带肌瘤特征为:①边界模糊的无回声区.变性的肌瘤内部组织水肿变软,漩涡状结构消失,代之以均匀的透明样物质,出现相应的无回声区,边缘不甚清晰.该区透声性增加,出现后方回声增强效应.②边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区.肌瘤发生玻璃样变,其组织液化为假性囊肿,声像图出现明显的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3].2.3 B超误诊原因本组B超误诊率24%,分析误诊原因为:①阔韧带肌瘤多较大,如果不细致检查,卵巢难以显示清楚;②变性后的肌瘤失去肌瘤的特征性图像,尤其是变性后形成假囊肿,临床不易与卵巢囊性肿瘤鉴别.综上所述,临床疑诊子宫阔韧带肌瘤在仔细观察声像图的同时,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 TVCDFI超声扫查技术对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罗定平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VCDFI)超声扫查技术对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62例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经TVCDFI超声扫查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回顾性分析TVCDFI声像图表现特征.结果 162例不同部位子宫肌瘤经手术病理结果所证实,TVCDFI检出率为97.53%(158/162),漏诊4例,占2.47%(4/162).结论 TVCDFI超声扫查能够清晰显示不同部位子宫肌瘤及其大小、形态和数目,且可准确地作出诊断,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