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丙戊酸钠治疗中风后癫痫45例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邓辉;王成芳;董会芹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11月中风后癫痫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抗凝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治疗后随访观察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发作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随访观察未见肝、肾及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负荷量治疗中风后癫痫效果较满意,且未发现比较明显的药物毒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

    作者:张文远;周少丹

    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人群癫痫(EP)发病率0.5%,EP为一种常见的综合征.目前,多通过药物治疗而控制其发作.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 VPA)为临床常用的一线广谱抗EP药物,对单纯性失神发作为有效,对全身性EP的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强直一阵挛(GTC)发作疗效较好,对其他混合型EP和一些难治性EP也显示良好的疗效[1],但由于VPA体内过程和疗效的个体差异,因而需通过监测其血药浓度来控制EP发作,大限度发挥疗效,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丙戊酸钠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志刚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中风后癫痫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指数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结论 丙戊酸钠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较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孟伟

    目的 探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肿瘤科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8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治疗,对比两组的近期疗效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CR 7例、PR 11例、NC 14例、PD 8例,总有效率为45%,疾病控制率为8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6例丙戊酸钠脑病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李锐;范小琴;汪咏秋;张克翰

    目的 对丙戊酸钠脑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将6例丙戊酸钠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在接受丙戊酸钠治疗后出现意识障碍,血氨升高,不伴肝功能异常,脑电图为弥漫性慢波,减量或停用丙戊酸钠后症状缓解.结论 丙戊酸钠脑病是丙戊酸钠少见但较为严重的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和治疗.

  • 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杨柳

    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VPA)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癫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体重、BMI、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发作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重、BMI、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而血糖值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VPA治疗可引起癫痫患者体重、BMI、血清胰岛索水平增高,并导致胰岛素抵抗,但对其血糖无直接影响;丙戊酸钠负荷量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控制效果较满意,且未发现比较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抗癫痫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覃业语;黄春新;林慧

    目的 分析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用药参考,探讨如何开展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后的药学服务.方法 采用酶扩增均相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抗癫痫类药物丙戊酸钠(VPA)、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2009-2011年945例次VPA、278例次PHT、157例次CBZ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 其中55.3%的患者VPA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以内,31.7%的患者PHT监测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以内,79.0%的患者CBZ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 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临床药师于血药浓度监测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丙戊酸钠脑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瑞琴

    以丙戊酸钠(VPA)为代表的丙戊酸类抗癫(痫)药是目前应用于成人、儿童癫(痫)治疗的广谱药物.在精神科,也普遍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惊恐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当丙戊酸超过一定剂量时,可能产生高氨血症、肝毒性、呼吸抑制、脑水肿、昏迷、癫(痫)发作及急性胰腺炎等副反应[1].即使丙戊酸在正常血药浓度范围也常常能检测到血氨水平升高.丙戊酸诱发的高氨血症性脑病(valproic acid-induced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VHE),简称丙戊酸脑病,是在丙戊酸治疗过程中所见的严重的副反应之一,却因其非特异性临床表现及正常肝功能易被临床医生忽视从而漏诊,甚至导致死亡.为提高临床对VHE的认识,现综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难治性癫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周凤;伍国锋

    对于难治性癫癎,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统一定义,一般认为经正规抗癫癎药物(AED)(至少2种或3种以上可达有效血药浓度的AED)治疗仍难以控制、长期频繁发作(每月平均发作一次>18个月)者即称为药物难治性或顽固性癫癎[1,2].难治性癫癎具有以下特点:症状性癫癎、发病年龄早、病初发作频繁、出现多种发作形式、伴发或继发智能障碍.

  • 丙戊酸钠脑病2例报告

    作者:白影;龚玲;严荷莲

    丙戊酸钠(VPA)是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通常具有很好的耐受性.丙戊酸钠脑病却是一种少见又严重但又可逆的不良反应,通常伴有血氨升高而伴或不伴有肝功能损害[1-3],被称为丙戊酸钠相关的高血氨脑病(valproate-induced hyperammonemic encephalopathy,VHE).伴随VPA的减量或停药,临床症状可迅速恢复正常.我院2014年收治2例VHE患者,现报告如下.

  • 拉莫三嗪及丙戊酸钠对锂-匹罗卡品致(癎)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对癫(癎)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本国;杨楠;廖卫平;苏涛;孙卫文

    目的:观察拉莫三嗪(LTG)及丙戊酸钠(VPA)对锂-匹罗卡品癫(癎)持续状态(SE)大鼠海马锥体细胞、齿状回门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对癫(癎)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大鼠制作锂-匹罗卡品SE动物模型,分三组:SE对照组,LTG治疗组和VPA治疗组.此三组在SE后2h给予安定阻断(癎)性发作,再分别给予适量生理盐水(NS)、LTG、VPA治疗15d,比较各组海马锥体细胞、门区神经元计数、继发癫(癎)的发生率及苔(癎)纤维出芽的评分.另设有正常对照组(NS组),不制模只给予NS"治疗".结果:SE对照组、LTG组及VPA组齿状回门区均出现神经元丢失,VPA组及SE对照组均存在海马CA1神经元丢失,但LTG组海马CA谁锥体神经元无丢失;三个模型组继发癫(癎)的发生率及苔(癎)纤维出芽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锂-匹罗卡品SE模型中,SE2h后给药,LTG能够对大鼠海马锥体细胞起到神经保护作用,VPA无明显保护作用,但两种抗癫(癎)药物均不能够阻断癫(癎)的发生及齿状回苔藓出芽.

  •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病处方分析

    作者:林华华;刘桂兰

    对我院近3年应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的631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单独应用丙戊酸钠抗癫痫治疗的处方309例(48.97%),丙戊酸钠与另一种抗癫痫药物合用的201例(33.83%),丙戊酸钠与另两种抗癫痫药物合用的84例(13.31%),丙戊酸钠与中成药合用的37例(5.86%).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别.部分医师对当前使用抗癫痫治疗的用药原则尚缺乏足够认识.

  • 厦门市精神卫生中心119例丙戊酸钠所致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作者:吕海燕;陈彬彬;徐象珍

    目的 了解我院丙戊酸钠(VPA)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ADR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报的119例VPA的ADR有效报表的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用药剂量、ADR影响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PA常见的ADR为神经系统(25.58%)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0.16%)和心血管系统损害(16.28%).结论 VPA所致ADR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多样,临床使用VPA时仍应加强其ADR监测,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 药物治疗62例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李卫

    目的:探讨临床上丙戊酸钠药物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62例中风后癫痫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在采用普通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普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丙戊酸钠药物治疗,治疗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治疗后发作率上两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都有少数药物副作用反应出现.结论:丙戊酸钠负荷量治疗中风后癫痫患者,治疗后癫痫控制较满意,且未发现比较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