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周围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

    作者:刘浩;贾延兵;王旭豪;马建青;吴金花;王勤灿;石芝喜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对脑卒中患者运动皮质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将31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当日常规康复治疗之外,治疗组和对照组还分别接受2h的偏瘫侧上肢尺神经和桡神经的PNS治疗和伪PNS治疗.以患手第一骨间背侧肌为靶肌肉,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应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检测卒中侧大脑静息运动阈值(resting motor threshold,rMT)、运动诱发电位募集曲线(recruitment curve,RC)、运动诱发电位峰值(peak motor evoked potential,pMEP)、皮质静息期(cortical silent period,CSP)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PNS治疗后,RC斜率(P=0.01)及pMEP波幅(P=0.02)均显著增高,而rMT和CSP持续时间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接受伪PNS治疗前后,各运动皮质兴奋性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RC斜率和pMEP波幅的时间×组别的交互效应显著(P=0.030和0.033),提示治疗前后RC斜率和pMEP波幅的变化两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单次2h的偏瘫侧上肢周围神经电刺激可以增强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患侧大脑运动皮质兴奋性.

  • 局部振动对脑梗死运动皮质的即刻与延迟效应

    作者:甘兆丹;许光旭;殷稚飞;孟殿怀;王红星

    目的:明确振动对大脑皮质运动区兴奋性传导的作用.方法:将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频率7Hz,振幅7mm的振动治疗,B组给予频率14Hz,振幅7mm的振动治疗.通过经颅磁刺激下的运动诱发电位(MEP),记录A、B两组患者在振动治疗前、后及治疗1h后大脑感觉运动皮质区的MEP皮质潜伏期及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比较治疗前后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的变化.结果:与振动刺激前比较,7Hz的振动刺激在治疗后即刻及1h后的MEP皮质潜伏期及CMCT虽然均有缩短趋势,但只有1h后的CMCT有显著性改善(P<0.05);而14Hz组在治疗后即刻的MEP皮质潜伏期和CMC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h后CMCT也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7Hz和14Hz的振动刺激可明显提高患者受损脑区兴奋性,且14Hz的振动刺激更有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