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偏头痛与心脏右向左分流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静;郭淮莲

    偏头痛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超声诊断研究提示,偏头痛患者心脏右向左分流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尤其是先兆偏头痛。介入卵圆孔封堵术可以缓解甚至治愈偏头痛。本文对偏头痛和心脏右向左分流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卵圆孔未闭致精神异常1例

    作者:周振东;李亚平;刘群会;黄本艳;张宏伟;张刚成;沈群山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33岁,未婚.因"发作性精神异常12年,再发1 h"于2016年12月3日来恩施州中心医院就诊.患者于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异常,表现为胡言乱语、夹杂垢语、语无伦次、言语间无逻辑性,伴有肢体不自主运动、颤抖,偶伴"手舞足蹈"现象,还偶有幻听、幻视;无抽搐、流涎、凝视、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时间为十几分钟至30 min不等,长持续时间约为2 h,未给予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后每年发作3~5次,症状缓解后有头晕、嗜睡,约3~4 h后可恢复正常,对发作过程有记忆.曾反复至多家医院行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脑电图、脑电地形图、24 h动态脑电图、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电解质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曾遵医嘱口服过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镁250 mg、每日2次,维持半年,效果不明显后停药;后又遵医嘱口服抗精神异常药物帕罗西汀20 mg、每日1次,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0.5 mg、每日2次,阿立哌唑10 mg、每日1次,维持两年半,效果不明显后停药.本次入院前1 h上述症状再次发作,遂经急诊送入本院.既往有慢性咽炎史,否认脑外伤史.家庭和睦,幼年时期无不良刺激事件发生.平素个性不偏激、不固执,性格文静,有礼貌,工作压力大时有轻微焦虑、失眠现象.入院查体:躯体及神经系统均无阳性体征.住院期间常规采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症状发作时检查脑电图无异常,动态脑电图监测无异常.头部MRI提示点状缺血灶,脑白质变性改变(图1).脑动脉造影显示无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 PFO).术前静息状态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未见异常信号(图2);Vasalva动作后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可见雨帘状信号(图3).术前行右心声学造影试验,监测到大量气泡(图4).在做Vasalva动作时,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监测到大量右向左分流的微栓,可诊断为PFO[1-2].

  •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对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

    作者:付强;赵性泉;曹京波;王拥军;王伊龙;刘改芬;白亚秋;王蓬莲

    目的 探讨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对伴卵圆孔未闭的偏头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18-04我院脑血管病头痛专病门诊240例偏头痛患者,患者均做头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经胸超声心动图,TCD,TCD发泡实验.TCD发泡实验提示重度右向左分流的患者,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卵圆孔未闭,知情同意后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根据是否接受封堵术,分为内科治疗组和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组.详细记录其人口学信息、既往史、头痛的频率、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前有无先兆症状、影像学表现、诊治经过及3月后病程转归.结果 240例偏头痛患者中,76例患者TCD发泡实验阳性,49例TCD发泡实验重度右向左分流,42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证实卵圆孔未闭.内科治疗组16例,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组26例.与内科治疗组相比,经导管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组先兆偏头痛症状改善明显(P<0.05).结论 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可以改善先兆偏头痛伴卵圆孔未闭患者的症状.

  • 卵圆孔未闭的超声评估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隽;邓又斌

    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不明原因脑血管病的发生与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PFO)有关。超声心动图是诊断PFO的首选方法,右心声学造影对诊断PFO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FO封堵术和药物治疗对预防不明原因脑血管病复发的效果上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PFO的超声评估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卵圆孔未闭与反常栓塞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

    作者:刘浩浩;刘永宏;马文洁

    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卵圆孔未闭(PFO)与反常栓塞”相关性研究的资料,从定义、诊断、定量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简述了PFO,分析了它导致反常栓塞的相关机制及其相关性.通过PFO伴卒中治疗上的对比研究分析封堵治疗与药物治疗的可行性.

  • 结构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

    作者:曾智;万珂

    结构性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肥厚型心肌病、瓣周漏以及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等.近年来,随着对结构性心脏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介入治疗技术的提高,大规模临床研究的持续开展,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和左心耳封堵术等为代表的介入治疗得到了越来越多令人鼓舞的研究结果.本文就以上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做一述评,以供临床参阅与借鉴.

  • 间断性头晕头痛病例分析1例

    作者:姜雪;郑寿焕

    报告1例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晕、头痛的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患者,男,29岁.间断性头晕、头痛20年,加重2个月.查体:脉搏100次/分,血压120/60mmHg.辅助检查:发泡试验阳性-支持右向左分流(固有型、大量);心脏彩超示发泡试验阳性,左房、左室内探及大量微泡回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卵圆孔未闭.经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补治疗后,发泡试验阴性,病患自述头痛表现较前转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