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在修复足踝部皮损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宗武;刘兆青;周亚东;张建华;王国杰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的临床应用.方法 通过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辩设计、切取、转位修复及术后处理的总结,得出该皮瓣临床应用方法.结果 8例皮瓣均成活.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切取容易,适宜基层推广应用.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断裂跟腱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

    作者:魏人前;邓睿;黄凯

    背景:跟腱位置表浅,皮肤血供较少,开放性损伤后污染较重,难以彻底清创,修复后易发生感染及局部皮肤缺损、肌腱外露,传统换药治疗效果不佳。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跟腱断裂术后感染伴皮肤缺损的临床经验。
      方法:选择2009至2012年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3例跟腱断裂术后感染、皮缘坏死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5-65岁;跟后皮肤缺损4 cm×5 cm-7 cm×6 cm。经过扩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跟后皮肤缺损采用自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13例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创面均获得一期愈合。随访9-14个月,移植皮瓣无继发坏死、感染,皮肤质地及弹性良好,蒂部无明显臃肿。随访后6个月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评分系统评价踝关节功能显示优良率为90%。提示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有效控制感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为跟腱外露提供了良好的覆盖,皮瓣外观、血运、质地、弹性佳,局部无明显瘢痕挛缩,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网球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手术设计方法的临床应用

    作者:黄铭图;徐奎;黄永光;李培豪;李永恒;施瑜;米琨

    [目的]探讨和总结网球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8例设计成网球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附近皮肤软组织病损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进一步评价此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2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以上的术后随访,效果满意,无并发症.[结论]网球拍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更高,手术风险更小,是修复足跟部附近皮肤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闸门”技术在16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中的应用

    作者:刘承伟;刘福尧;江深河

    目的:探讨“闸门”技术在控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小隐静脉血流,减轻皮瓣肿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按入院先后时间交替分为 A 组与 B 组,A 组皮瓣对小隐静脉回流不做特殊处理,B 组应用河坝闸门原理,术中环绕小隐静脉预留丝线,术后通过橡皮筋牵引控制皮瓣血液回流及皮瓣肿胀。对两组皮瓣坏死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A 组有4例患者皮瓣发生不完全坏死,部分坏死发生率为25.0%;B 组有1例患者皮瓣发生不完全坏死,部分坏死发生率为6.2%。结论利用“闸门”技术可控制小隐静脉回流血量,减轻皮瓣肿胀,提高皮瓣成活率简单有效。

  •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

    作者:杨大威;李卫;孙丕云;吴建滨;王景滨;梁佳军;孟庆刚

    目的 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7月,收治25例下肢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15~54岁,平均34.4岁.机器绞伤15例,交通伤9例,爆炸伤1例.损伤部位:小腿中下段8例,踝部4例,足背部5例,足跟部及跟腱部8例.创面范围为9 cm×4 cm~12 cm×9 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 h,平均6.2 h.先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大小为10 cm × 7 cm~13 cm×11 cm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 结果 皮瓣修复术后2例出现皮瓣切口远端皮缘坏死,1例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I期愈合.供区切口均I期愈合,游离植皮成活.2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14个月,平均13个月.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质地佳;皮瓣受力处无破溃. 结论 VSD治疗能降低创面感染几率,为皮瓣修复提供良好组织床.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下肢及远端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 小腿联合肌皮瓣治疗创伤后慢性跟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

    作者:沈余明;胡骁骅;温春泉;宁方刚;于东宁;覃凤均

    目的 探讨应用逆行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创伤后慢性跟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9例创伤后慢性跟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18~46岁,平均33岁.左侧4例,右侧5例.7例为闭合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感染;2例为开放性跟骨骨折伴软组织缺损.跟骨骨髓炎病程2个月~3年,平均5个月.创面均有脓性分泌物、坏死组织或窦道形成,细菌培养均呈阳性.X线片及CT检查示跟骨骨密度不均、有空洞或死骨形成.术中彻底清创后,骨缺损范围为3 cm×3 cm×3 cm~6 cm×4 cm×3 cm;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 cm×3 cm~12 cm×7 cm.切取大小为11 cm×3 cm~16 cm×4 cm的腓骨短肌肌瓣填充骨缺损,大小为8 cm×4 cm~14 cm×8 cm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覆盖肌瓣并修复软组织缺损.供区直接缝合6例,植皮修复3例. 结果 术后9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未见皮瓣下腓骨短肌肌瓣坏死、液化现象.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骨折均愈合伴骨缺损,恢复基本负重行走功能.随访期间骨髓炎无复发,无明显跟骨塌陷发生. 结论 逆行腓骨短肌肌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便,肌、皮瓣血运良好,是治疗创伤后慢性跟骨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