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解毒生血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

    作者:徐亚文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是由于造血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的血液系统常见病.我们总结刘大同教授治疗慢性再障的临床经验,以解毒生血方治疗慢性再障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辨治体会

    作者:万姜维;刘锋

    介绍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体会.认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总属脾肾亏虚,尤其肾虚更为重要,并提出其发生与毒邪有关.将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气虚血亏型四型,治疗上以补肾为中心,顾护脾胃兼以柔肝养肝,辨证施以解毒祛瘀.

  • 汪绮石“三本二统”思想对当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的启示

    作者:王新波;徐瑞荣

    “三本二统”是汪绮石理虚学术思想的核心,对治疗慢性虚弱性疾病有现实意义.通过探析该思想的学术特点、理论依据,联系慢性再生障碍性中医临床实际,认为其“补肺滋肾阴”,“建中补肾阳”及“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培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等思想对指导当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临床有一定价值,值得重视和借鉴.

  • 周郁鸿辨证辨体质相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

    作者:郑仁智;吴迪炯;叶宝东;沈一平

    介绍周郁鸿辨证辨体质相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临床辨证紧抓肾虚为本,痰瘀为变的主要病机,再根据患者的年龄、形体特征、心理特征、饮食偏嗜、发病倾向、以及对环境的适应等因素,将患者体质分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临证针对不同体质类型,总结出纠正相应体质偏差的基本方药,并将辨证辨体质结合应用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防,以期“既病防变”.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与T-bet/GATA-3相关信号通路、Th亚群的相关性

    作者:李峻;周永明;胡明辉;孙伟玲;薛志忠

    目的 从Th细胞失衡、转录因子T-bet/GATA-3及相关信号通路水平分析其与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CAA患者,辨证分为脾肾阳虚组和脾肾阴虚组各20例,另选20例健康者做对照(正常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T-bet、GATA-3及STAT4、STAT6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CAA患者外周血Th1、Th2比例及PBMNC培养上清IFN-γ、IL-12、IL-4水平.结果 脾肾阴虚组患者PBMNC T-bet、STAT4、T-bet/GATA-3比值、Th1、IFN-γ、IL-12均高于脾肾阳虚组(P<0.05),并且此2组患者亦高于正常组(P<0.05),而GATA-3、STAT6、IL-4 3组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脾肾阳虚型患者相比,CAA脾肾阴虚型存在更严重的IFN-γ/T-bet、IL-12/STAT4通路异常活化和Th1偏移,脾肾阴虚型存在更明显的免疫异常状态.

  • 两种第三方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作者:徐丽昕;曹永彬;刘周阳;吴亚妹;王志红;闫蓓;达万明;吴晓雄

    本研究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和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患者为女性,12岁,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1年,供者为其母亲,单倍体相合,移植物为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G-CSF)动员的骨髓以及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同时加入分离、扩增的hUC-MSC及患者胞弟HLA单倍体相合脐血细胞作为第三方细胞联合移植.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预防采用环孢菌素A+ ATG+霉酚酸酯+短程甲氨喋呤+CD25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输注供者的MNC总数和CD34细胞数分别为7.92×108/L和3.78×106/L,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血小板大于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 d和14 d,35 d嵌合体94%,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从初步结果看来,联合两种第三方细胞的单倍体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CAA安全、疗效令人满意.

  •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症10例临床研究报告

    作者:王维秀;龚翠玲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迈格尔)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选择经过传统药物治疗而血小板仍处于较低水平的1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每天皮下注射迈格尔0.75 mg,治疗1-2疗程,每个疗程15天.结果表明:治疗后所有患者血小板数明显增加,与此同时病人的临床出血症状也随之改善,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结论:迈格尔对慢性障碍性贫血的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其对早期治疗反应的影响

    作者:张梦颖;马杰;孙慧;谢新生;王冲;刘帅;李涛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低、中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IPSS≤1.0)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并观察治疗后6个月外周血血液学变化,了解两者间差异及与早期治疗反应的关系.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67例低、中危MDS患者、54例CAA患者及73例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低、中危MDS组外周血Th细胞、Th/Ts比率分别为(42.94±10.80)%、(1.80±0.9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16+CD56+细胞比率为(11.22 ±7.97)%,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A组外周血Ts细胞、CD19+细胞比率分别为(30.87 ±9.11)、(16.98±7.4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D16+ CD56+细胞比率为(9.81±7.0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中危MDS组Th细胞、Th/Ts比率均显著高于C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低、中危MDS患者CD19+细胞正常组HI-E、HI-N有效率分别为18.2% (4/22)、13.6% (3/22),均显著低于增高组和降低组,Ts细胞增高组HI-N有效率为15.4% (2/13),显著低于正常组和降低组,Th/Ts比值降低组HI-N有效率为14.3% (2/14),显著低于增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CAA患者CD3+细胞、Th细胞、Th/Ts比值降低组有效率为分别为71.4% (5/7)、56.3% (9/16)、50.0% (10/20),均显著高于增高组和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危MDS患者及C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存在异常,且各亚型间与早期治疗后血液学变化存在一定相关性.

  • 造血细胞因子EPO、SCF、GM-CSF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的表达

    作者:王琰;徐瑞荣

    本研究探讨造血细胞因子EPO、SCF、GM-CSF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骨髓中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应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35例CAA患者及10例正常人骨髓标本中EPO、SCF、GM-CSF mRNA表达.结果表明:CAA患者骨髓中EPO、SCF、GM-CSF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在造血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紊乱的病理机制,这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复方皂矾丸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MVD、VEGF的影响

    作者:杨方方;王康玮;向琪;王顺清

    目的:本研究观察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雄激素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髓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6例确诊的CAA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采用环孢素、雄激素;治疗组2在组1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皂矾丸,两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半年检测骨髓MVD和VEGF水平.20例正常骨髓蜡块作对照组.结果:CAA患者治疗前骨髓MVD、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者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2治愈率、缓解率(44.7%)较治疗组1(15.8%)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治疗前骨髓MVD、VEGF阳性细胞百分率无差异,治疗组2治疗后骨髓MVD、VEGF表达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较治疗组1治疗后进一步升高.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加雄激素治疗CAA能进一步提高骨髓MVD、VEGF水平,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 补肾生血方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甲状腺等指标影响的观察

    作者:陈乐;李玉云;郝艳梅;殷平鳌;张英杰

    目的 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血浆促甲状腺激素(TSH)、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及补肾生血方对其影响.方法 选择CAA患者56例以补肾生血方为主治疗2个疗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象,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CAA患者血浆TSH、T3、T4,ACTH、COR水平.结果 治疗后外周血象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AA患者血浆T3、T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SH、ACTH、CO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AA缓解后T3、T4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前后CAA患者血浆TSH、ACTH、COR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 CAA患者体内存在内分泌失调;补肾生血方对CAA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阎晓婷;付国芬;史素芳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方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6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康力龙加654-2治疗组和康力龙加654-2对照组.通过比较各组治疗前后血常规的变化,以及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常规情况,判断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方剂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三系细胞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常规比较有差异.结论:自拟补肾益气活血中药方剂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春营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26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135例和对照组134例。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试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4%,优于对照组的72.39%,RBC、Hb和PL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高洪波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CAA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温阳生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AA的疗效较好,故值得推广。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作者:孔德煜

    目的 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 共选择我院收治的3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干预,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感染护理、出血护理及用药指导等.结果 本组共30例患者,其中治愈9例(占30.00%),好转17例(占56.67%),无效4例(占13.33%),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的向愈具有重要的作用,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合并巨大尖锐湿疣1例

    作者:许玥;王爱平;涂平;李若瑜

    临床资料患者,女,56岁.主因外阴、肛周巨大疣状增生物3月余,于2010年8月2日就诊我科.3个月前患者清洗外阴时发现增生物,之后增生物逐渐增多、增大,偶有破溃伴疼痛.曾在外院就诊因皮损太大无法治疗转诊我科.既往确诊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年半,一直口服环孢素A 200mg/d治疗,就诊前3天查血常规白细胞正常,血红蛋门及血小板轻度减低.否认不洁性行为史,其配偶无尖锐湿疣病史.

  •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伴外阴巨大尖锐湿疣1例

    作者:刘辉;莫冬红;罗平

    1 病例报告患者女,31岁.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前2个月发现左侧小阴唇数个米粒大小的丘疹,曾在当地医院做冷冻治疗后复发,丘疹逐渐增大,并迅速融合成巨大菜花状肿物,有异味,排便时疼痛出血,影响行走等活动.患者及配偶均否认非婚性生活史.查体:重度贫血貌.双侧大小阴唇、阴蒂周围至肛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带蒂疣体,并融合成巨大菜花状肿块、明显水肿,疣体约24 cm×26 cm×10 cm 大小.

  • 康力龙丙种球蛋白环孢霉素A治疗慢性再障贫血

    作者:王慧歌

    目的 探讨康力龙联合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HD-IVIgG)、环孢霉素A(CsA)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疗效.方法 CAA患者72例,联合使用康力龙、大剂量静脉输注HD-IVIgG、环孢霉素A(CsA)治疗32例,单独使用用康力龙治疗40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对疗效和一些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使用康力龙、大剂量HD-IVIgG、CsA治疗有效率为93.8%,高于单用康力龙组的55.0%(P<0.05).使用康力龙、大剂量HD-IVIgG、CsA组的骨髓增生度及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的恢复优于单独使用康力龙组.结论 联合使用康力龙、大剂量HD-IVIgG、CsA治疗CAA优于单用康力龙,是更有效的治疗CAA的方案.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作者:李敏

    自1995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慢性再障)18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谭志新

    目的:对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进行仔细的研究和深入的探讨。方法将本院共收治的60例患有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25例,两组均采用益血生胶囊进行初步治疗,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观察组加用生脉注射液,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科学的统计。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缓解率、总有效率、平均起效时间、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缓解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益血生胶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明显,能够防止并发症出现,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325 条记录 3/17 页 « 12345678...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