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胸锁乳突肌的应用解剖学

    作者:杨方玖;薛黔

    目的探讨人胸锁乳突肌各亚部的构筑特征,并对该肌的神经入肌点进行定位,为胸锁乳突肌移植的取材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①用14侧胸锁乳突肌进行肌构筑学研究.②用50侧胸锁乳突肌进行大体解剖测量并对其中40侧的神经入肌点进行定位研究.结果①胸骨头亚部肌重20.5±6.67g、肌长19.63±2.62cm、生理横切面积1.81±0.73cm2,锁骨头浅亚部肌重7.09±2.66g、肌长16.48±2.33cm、生理横切面积0.59±0.25cm2,锁骨头深亚部肌重7.62±2.71g、肌长14.43±1.82cm、生理横切面积0.77±0.38cm2.②神经入胸锁乳突肌有两种形式,一是穿锁骨头深亚部入肌,占35%,入肌点距乳突尖4.03±0.38cm;一是在锁骨头深亚部后缘入肌,占65%,入肌点距乳突尖4.42±0.31cm.结论①胸骨头亚部的肌重与生理横切面积分别是锁骨头两亚部之和的1.40倍与1.33倍,是胸锁乳突肌肌力的主要提供者.②胸锁乳突肌的神经入肌点约在锁骨头深亚部深面中、上1/3交界处.

  • 家兔肱二头肌的肌构筑、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

    作者:杨胜波;薛黔;张永;林立

    目的探讨家兔肱二头肌的构筑与肌内神经和运动终板分布的关系.方法肌构筑法、改良的Sihler's染色法、乙酰胆碱酯酶整肌染色法.结果家兔肱二头肌肌重2.65±0.16g,肌长5.44±0.18cm,肌纤维长1.45±0.17cm,羽状角20°,生理横切面积1.64±0.16cm2.肌内神经来源于肌皮神经与正中神经的分支.运动终板位于肌纤维的中点,相互排列成运动终板带,在肌肉的不同平面上形态不同.结论家兔肱二头肌内有一腱板,肌束排列成环羽状.受双重神经支配,两支间有吻合.运动终板带在腹面和矢状面观,呈"V"字形.

  • 家兔小腿三头肌肌构筑研究

    作者:张潜;薛黔;张永

    目的探讨具有亚部结构的家兔小腿三头肌的肌构筑特点.方法肌构筑测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家兔小腿三头肌均为羽状肌,腓肠肌外侧头的生理横切面积(3.97cm2)分别是腓肠肌内侧头(2.59cm2)和比目鱼肌(1.41cm2)的1.5倍和2.8倍.外侧头的3个亚部中,外侧亚部的生理横切面积与肌重的比值显著大于其余二个亚部(P<0.05);而内侧亚部的肌纤维长与生理横切面积的比值显著高于其余两亚部(P<0.05) .在小腿三头肌中,腓肠肌内侧头的肌纤维长与生理横切面积的比值(0.44)小,比目鱼肌的肌纤维长短(0.85cm).结论腓肠肌外侧头进一步存在功能分工,外侧亚部以产生力量为主;而内侧亚部以发挥速度为主.腓肠肌内侧头属力量型肌,主要是维持膝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的稳定性.比目鱼肌的功能在兔表现不明显.

  • 人桡侧腕屈肌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孙发;薛黔;李文茂

    目的研究人桡侧腕屈肌亚部的划分及各亚部肌构筑的特征.为临床桡侧腕屈肌的移位特别是半肌移位提供较为详细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1.用童尸5具取下桡侧腕屈肌共10侧进行Sihler's肌内神经染色.2.用成年男尸10具桡侧腕屈肌20块,沿肌腱纵轴剖开桡侧腕屈肌,对其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进行肌构筑研究.结果 1.肌构筑特征,桡侧腕屈肌为羽肌;桡侧亚部:肌重13.79±1.11g,肌纤维长4.48±0.20cm, 羽状角12.82°±1.44°,生理横切面积2.84±0.73cm2; 尺侧亚部,上述指数分别为:8.49±2.01g、4.44±0.19cm、 6.76°±1.55°、1.79±0.42cm2.2.肌内神经的分支分布,桡侧腕屈肌支在肌的近1/3深面入肌,主干发出第一支支配近侧的肌纤维,主干继续向下发出第二、第三支支配桡侧亚部和尺侧亚部.结论根据肌内神经的分布特点桡侧腕屈肌可分为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桡侧亚部产生的肌力是尺侧亚部的1.6倍.桡侧腕屈肌的两亚部可单独取材用于肌移位.

  • 人翼外肌的肌构筑特征及其与颞下颌关节的附着关系

    作者:刘静;张永;李名扬

    目的探讨人翼外肌的肌构筑特征及其与颞下颌关节的附着关系,明确翼外肌上、下两头部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对人10侧翼外肌的肌构筑指数作了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翼外肌上、下两头部均为带状短肌,肌纤维穿过颞下颌关节囊终止于关节盘前、内侧部,其余部份肌纤维与下头部纤维交织共同止于髁突的关节翼肌窝.上、下两头部各肌构筑指数比较,除上头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肌重及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的比值显著高于下头部,其余构筑指数以下头部显著高于上头部.结论翼外肌上头部较下头部更兼备力量和速度,其在调控颞下颌关节盘位置及位移中起重要作用.翼外肌下头部则充当颞下颌关节运动的主体和原动肌.

  • 人颞肌的肌构筑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静;张永;张跃蓉;李名扬

    目的查清人颞肌的肌构筑学特征,了解颞肌前、后两部的生物力学属性,阐明其生理功能.方法对人10侧颞肌的肌构筑指数进行了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颞肌前部为多羽肌,内部有两个与肌表面平行的腱板,肌纤维排列较垂直,从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后部肌纤维较长,呈前后水平走向附着于腱膜上.前、后两部各构筑指数比较,除生理横切面积外,均有显著性差异.颞肌后部肌重大于前部,但生理横切面积与前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相反,前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肌重比率却明显高于后部肌,后部肌的肌纤维长/生理横切面积比率高于前部肌.前、后两部各项构筑指数在左右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颞肌前部属力量型肌,后部较前部倾向于速度型肌.前部肌在维持下颌位置和产生咬合力上起主要作用,后部肌在下颌后退和侧移位中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 颞肌 肌构筑
  • 阔筋膜张肌的构筑学研究

    作者:刘坤祥;李名扬;薛黔

    目的研究阔筋膜张肌的构筑学特征,探讨其生理功能,为临床肌移植提供资料.方法用肌构筑学法研究10侧人阔筋膜张肌.结果阔筋膜张肌平均肌重48.1±6.9g,肌长17.3±0.8cm,肌纤维长11.9±1.2cm,生理横切面积3.9±0.4cm2.结论阔筋膜张肌是一块力弱的带状肌,倾向于速度型构筑特征,在静力和动力状态下协助维持身体平衡.

  • 国人手鱼际和小鱼际肌构筑学研究

    作者:杨胜波;薛黔

    目的探讨手肌的构筑特征,为手肌的运动生理和外伤修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肌构筑法研究14侧人鱼际和小鱼际肌.结果鱼际平均肌重5.85±3.44g,肌长5.21±0.71cm,肌纤维长2.72±0.37cm,肌生理横切面积2.21±1.66cm2;小鱼际上述指数分别是3.09±1.78g,5.61±1.23cm,2.78±0.91cm,1.18±0.54cm2.结论①鱼际和小鱼际肌重小,纤维短,生理横切面积大,除拇短屈肌和拇收肌横头外,都为羽肌,倾向力量型构筑设计.②拇收肌肌重和生理横切面积为10.98g和4.68cm2,分别是鱼际其余3块肌肌重和生理横切面积均数的2.65和3.36倍;手对掌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总和达3.4cm2,是手短屈肌的1.97倍,手对掌肌应比手短屈肌多产生近1倍的肌力.

    关键词: 肌构筑 鱼际 小鱼际
  • 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

    作者:薛黔;杨胜波

    目的国人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方法用固定的成年男性尸体8具做手骨间肌和蚓状肌的构筑学研究,对手肌在握持运动中可产生的力量和动幅作定量比较.结果骨间掌侧肌平均肌重1.79±0.21g,肌长4.68±0.43cm,肌纤维长1.85±0.11cm,肌生理横切面积0.96±0.08cm2.骨间背侧肌上述指数分别是4.21±2.19g,5.57±0.56cm,2.04±0.32cm,1.95±0.70cm2,骨间肌都是羽肌.蚓状肌是长肌,肌重平均0.80±0.27g,肌长6.31±0.84cm,肌纤维长2.72±0.37cm,肌生理横切面积0.19±0.06cm2.结论①骨间肌都是羽肌,肌重较大,肌纤维短,肌生理横切面大,是力量型肌.骨间背侧肌的生理横切面积总和比掌侧肌大1.71倍,在手的持握运动中能提供更大的肌力.②蚓状肌的肌纤维长是骨间肌的1.38倍,能比骨间肌产生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动幅,是速度型肌.

  • 男性坐骨海绵体肌的构筑学研究与临床

    作者:陈宗平;罗旭;赵泽驹;杨恒;薛黔;杨胜波

    目的探讨男性坐骨海绵体肌的构筑特征,为坐骨海绵体肌运动生理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肌构筑法研究12侧坐骨海绵体肌.结果坐骨海绵体肌平均肌重2.11±0.39g,肌长7.33±1.36cm,肌纤维长2.90±0.32cm,肌生理横切面积0.70cm±0.16cm,羽状角5°,肌宽1.18±0.26cm,肌厚0.42±0.12cm.结论坐骨海绵体肌为一短小的羽肌,倾向于力量型肌构筑,有产生和维持较大收缩张力的能力.该肌收缩,牵拉、挤压阴茎脚,压迫阴茎海绵体动静脉(即勃起血管),阻断其血流,造成勃起组织的内压力,对维持阴茎硬勃起期起重要作用.

  • 人尺侧腕屈肌肌亚部构筑学研究

    作者:李文茂;薛黔

    目的查清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的肌构筑情况,揭示该肌的形态学特征,为临床矫形外科"半肌"移位手术提供比较详细的形态学依据.方法 (1)观察20侧人尺侧腕屈肌大体形态,并测量有关数据;(2)取下20侧人尺侧腕屈肌沿肌内腱长轴分为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分别测量构筑学指数.结果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的肌长、肌重、羽状角、及生理横切面积的构筑指数均较桡侧亚部大,而肌纤维长则较桡侧亚部短.结论尺侧腕屈肌尺侧亚部和桡侧亚部都是半羽肌,尺侧亚部能产生多于桡侧亚部1倍以上的肌力.

  • 男性球海绵体肌的构筑学研究

    作者:赵泽驹;罗旭;薛黔;杨胜波

    目的探讨男性球海绵体肌的构筑特征,为分析其运动生理和损伤修复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用肌构筑法研究12例人球海绵体肌.结果球海绵体肌平均肌重2.16±0.52g,肌长7.26±0.76cm,纤维长3.75±0.43cm,生理横切面积0.49±0.07cm2.结论球海绵体肌似半羽状排列,分二层,羽状角是27.25°.倾向于速度型肌构筑设计,在控制排尿、射精和勃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 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及生物学特性

    作者:刘静;张跃蓉;张永;李名扬

    目的:查明人咬肌和颞肌的肌构筑特征,分析两肌各部的生物力学属性,探讨其生理功能.方法:对人10 侧咬肌和颞肌的构筑指数作测算和量化分析.结果:咬肌和颞肌均属多羽肌范畴,尤其是咬肌浅部内存在有多层腱板,肌纤维以浅─深两面附着于腱板上.对咬肌浅、深两部,颞肌前、后两部的肌构筑指数分别作两两比较,其构筑指数在各部间均有明显不同.其中,颞肌后部肌质量值大,咬肌浅部次之,咬肌深部轻.而生理横切面积则是咬肌浅部大,依次为颞肌后部、颞肌前部、咬肌深部.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各部肌的生理横切面积/肌质量比率的排序为:咬肌深部比值高, 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相近,低者为颞肌后部.颞肌后部肌纤维长,咬肌深部肌纤维短.以上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咬肌深部属力量型肌,咬肌浅部和颞肌前部兼备力量和速度,而颞肌后部相对倾向于速度型肌.咬肌深部和颞肌前部在维持下颌位置和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咬肌浅部和颞肌后部是产生咬合力和下颌快速移位的主体.

    关键词: 咬肌 颞肌 肌构筑
53 条记录 3/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