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频彩超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田颖芬

    目的:高频彩超探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4岁7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检查.结果:超声观察76例患者中73例右下腹回肠末端区见1至多枚淋巴结肿大,2例于脐周见数枚淋巴结.结论: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 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微静脉超微结构观察

    作者:刘丽;孙杰;周海兵;贺业春;徐玉东

    目的:探讨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对淋巴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影响.方法:采用透射电镜观察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结果:晚期结肠癌病人的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管壁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出现大量齿状切迹,细胞膜出现大量指状突起.质膜小泡、Weibel-Palade小体、高尔基复合体减少,线粒体多出现肿胀、扩张,部分基膜不完整.高内皮微静脉管壁内少见淋巴细胞穿越.结论:晚期结肠癌病人肠系膜淋巴结内,高内皮微静脉的超微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导致淋巴细胞进入肠系膜淋巴结的能力减弱.

  • 大鼠肠系膜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归巢的形态学特征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

    作者:刘丽;贺业春;刘颖;谢遵江;贾立敏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穿越高内皮微静脉(HEVs)的形态学表现及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的调节作用.方法用光镜、透射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肠系膜淋巴结高内皮微静脉和淋巴细胞穿越其管壁的形态学表现,分析LFA-1、PECAM-1的表达.结果高内皮微静脉中位于内皮细胞内、细胞间和细胞连接间隙内有大量淋巴细胞存在,淋巴细胞以突起或焊点样细胞膜突起与内皮细胞接触,在基底膜内外板之间的透明层也可见淋巴细胞存在;LFA-1主要表达于高内皮微静脉管腔内与内皮细胞接触的淋巴细胞上;PECAM-1主要表达于内皮细胞和穿越其中的淋巴细胞上.结论1.淋巴细胞首先以突起与内皮细胞接触,再通过内皮细胞内和细胞间穿越内皮细胞进入细胞连接间隙,继而穿越基底膜到血管周围鞘,进入淋巴组织;2.LFA-1参与了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牢固黏附;3.PECAM-1可能与淋巴细胞跨内皮迁移有关.

  • 内源性 CRF 对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的生物表型的影响

    作者:胡玥;李蒙;吕宾;王曦;陈超英;张梦

    目的:检测小鼠肠系膜淋巴结树突状细胞( MLNDC)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及其受体CRFR1、CRFR2的表达,探讨CRF及其受体对MLNDC的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磁珠分选技术分离C57BL/6小鼠的MLNDC,以流式标记CD11c鉴定DC分选纯度,获得高纯度MLNDC后,RT-PCR检测其CRF、CRFR1与CRFR2的转录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明确MLNDC表面CRFR1及CRFR2的表达。将MLNDC体外培养,予以CRF受体相应拮抗剂干预,流式细胞术观察DC表面分子变化。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经磁珠分选后, CD11 c标记的树突状细胞阳性率为(80.12±6.34)%,锥虫蓝染色显示细胞活性>90%,MLNDC存在CRF、CRFR1与CRFR2 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提示其表面存在CRFR1及CRFR2的表达,CRFR1拮抗剂Antalarmin(10 nmol/L)可以下调MLN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而CRFR2拮抗剂Astressin 2B(10 nmol/L)可以上调MLN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结论体外分离的C57 BL/6小鼠MLNDC自身存在CRF 及其受体CRFR1和CRFR2的表达,并且该两种受体对MLNDC表型具有相反的作用。

  • 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评价

    作者:岑本莲;李民;郑红;李炜;周美春;辛玲玲;彭元忠

    目的 探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超声诊断标准,评价其在小儿腹痛时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98例不明原因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所显示的肠系膜淋巴结均为多发,其中以右下腹和脐周多见,占95.98%;其纵径、横径、纵横比值的95%单侧下界值:纵径为6.99 mm,横径为2.69 mm,纵横比值为1.49;腹痛组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均较正常组增大(P<0.01).结论 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肿大肠系膜淋巴结,正确判断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对临床诊断有意义.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

    作者:洪舒拉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年龄在4~28岁的100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一定的价值.

  • 高频彩超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作者:何秀丽;孙秀丽;张艳;吴凤霞

    目的高频彩超探讨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4岁9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检查.结果超声观察96例患者中94例右下腹回肠末端区见1~多枚淋巴结肿大,2例于脐周见数枚低回声结节.结论高频彩超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 彩超观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的临床价值

    作者:戚胜杰;马端兰;王雪梅;于诗香;赵雅萍;赵忠;刘艾蓓

    目的探讨超声观测肠系膜淋巴结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腹痛就诊小儿,另一组为在校儿童查体;采用高分辨率彩超全面检查小儿腹腔,重点观察肠系膜淋巴结并测量其大小.结果因腹痛就诊小儿1072例,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的739例(占68.94%);查体儿童258例,发现肠系膜淋巴结的167例(占64.73%),两组肠系膜淋巴结检出率和单一大截面指数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2例病理结果证实,肿大的淋巴结为炎症.结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多数是淋巴结急性或慢性炎症引起,大截面指数可用于肿大的判断.

  • 胃肠隐球菌病1例

    作者:雷静静;薄莉;周力

    隐球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在中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在肺部可致肺炎和肺部肉肿样病变,而胃肠隐球菌病,无论原发还是继发,临床都相当罕见,我们报道1例以不全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的空肠及肠系膜淋巴结隐球菌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 HIV-1CN54合成gp120基因(syngp120)的DNA疫苗鼻内免疫小鼠诱导全身的和粘膜的免疫应答

    作者:张欣;陈磊;陶欣;肖瑶;邵一鸣;闫惠平

    目的初步探讨HIV-1CN54合成gp120基因的DNA疫苗(pcDNA3.1-syngp120)鼻内接种小鼠是否诱发免疫应答.方法DNA疫苗免疫后,制备脾和肠系膜淋巴结(MLN)淋巴细胞,在体外测其增殖应答和CD+8 CTL应答.间接ELISA法测血清和粘膜洗液抗原-特异的IgG和IgA抗体滴度.中和实验测免疫血清和阴道洗液是否中和HIV-1SF33.结果在DNA疫苗末次免疫后,小鼠第1周检测到脾和MLN CD8+CTL应答较弱,而第5周未检测到.另外,在末次免疫后的第1、5周检测到MLN而未检测到脾淋巴细胞发生增殖应答.并且检测到特异的血清IgG抗体和粘膜的(包括粪便和阴道洗液)IgA抗体,但未检测到血清的IgA抗体和粘膜的(包括粪便和阴道洗液)IgG抗体.中和实验发现末次免疫后第5周的血清能中和实验室毒株HIV-1SF33(B亚型),而阴道洗液则没有.结论该DNA疫苗鼻内免疫小鼠可诱导粘膜免疫应答,包括MLN淋巴细胞增殖应答和CD8+CTL应答,同时诱导较弱的粘膜IgA抗体应答.此外,能诱导脾CD+8CTL应答和血清IgG抗体应答.免疫血清中和HIV-1S F33,而阴道洗液不能.

  • 大鼠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肠系膜淋巴结表达IL-2的初步研究

    作者:陈天娥;王秀琴;孙海梅;曾晓蓓;李宝红

    为了探讨脾气虚胃溃疡证病结合模型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肠系膜淋巴结免疫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与盐水组比较,溃疡组4 d和14 d IL-2分泌增多;与溃疡组比较,脾虚组、脾虚胃溃疡组IL-2分泌减少.提示:脾气虚合并胃溃疡发展到一定阶段,能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 儿童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感染诊疗体会

    作者:陈艳;李滨

    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感染的关系[1]。方法:对58例儿童再发性腹痛行[2]腹部浅表淋巴结B超扫描,并进行治疗分析。结果:58例中39例阳性,阳性率67.24%。结论:再发性腹痛与肠系膜淋巴结感染有高度相关性,抗感染治疗疗效可靠稳定。

  • 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肠套叠关联性的讨论

    作者:娄志峰;滕想

    目的:应用超声评价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肠套叠发生及复发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及23例复发患儿的超声图像,观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的有无、位置、形态、数目和大小,以判断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小儿肠套叠之间的关联性。结果322例肠套叠患儿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79例,23例复发患儿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1例。结论肠系膜淋巴炎与小儿肠套叠发生及复发有较大关联。

  • 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价值

    作者:李进

    目的 探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选择74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肠系膜淋巴结大小、体征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与对照组72.97%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纵横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体征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自拟健脾清热散结汤佐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满意,可缩短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有利于病情快速缓解,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研究

    作者:喻岚;荣阳;关钥;陈婷婷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8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 所有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例有典型的声像图特征.结论 高频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李洪涛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54例经临床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儿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并观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的部位、形态、内部回声、大小、纵横比值( L/S值)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结果54例患儿腹腔内均可探及2个以上肿大淋巴结,小13x6mm,大22x10mm,纵横径比值(L /S)>2,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淋巴结内均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高诊断价值,是临床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超声对于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诊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丽萍;邓丽美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彩超对79例腹痛患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进行跟踪检查。结果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均为多发,以脐周、右下腹多见,占91.3%(72/79)。治疗1-2周后43例复查彩超,有28例症状缓解,或无症状,占65.11%(28/43),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失;15例症状减轻,占34.8%(15/43),但淋巴结无明显变化。结论高频彩超能清晰显示小儿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对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高蓓蓓;彭颖;李晓波

    四君子汤复方多糖是四君子汤中含量多的成分,具有肠道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证实其在小肠派式结、肠系膜淋巴结、小肠上皮细胞及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等部位均能产生免疫应答,但作用机制不明.目前主要认为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多胺信号通路等发挥肠道免疫作用.总结近年四君子汤复方多糖对肠道免疫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为深入探究四君子汤复方多糖的免疫作用机制及其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 多排螺旋CT在检测肠系膜淋巴结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作者:周长武;李澄;马占龙

    目的 以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肠系膜淋巴结在薄层螺旋CT图像上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26 ~ 67岁,平均年龄55岁.用Siemens Definition AS 128层螺旋CT进行腹部扫描,成像参数:120 kV,280 mA,128i×0.6 mm,0.5 s/r,螺距0.6,扫描层厚、层间距均为8mm.由3名放射学工作者应用同一图像贮存和传输系统(PACS)工作站阅读所有CT图像,记录所有短轴大于3mm的肠系膜淋巴结的大小、数目及位置(肠系膜根部、周边肠系膜或右下腹肠系膜区).结果 有54例检测到短轴直径大于3 mm肠系膜淋巴结,其中12例(22.2%)检测到10个以上淋巴结,31例(57.4%)检测到5个以上淋巴结,其余11例(20.4%)检测到5个以下淋巴结.同时所有体检者都检测到多个短轴直径小于3 mm的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多为2mm左右.在所有检测到的淋巴结中,大淋巴结直径范围为5.4~9.2 mm,平均直径范围为3.5 ~ 6.5 mm.54例中,肠系膜根部发现较多淋巴结者25例(46.3%),右下腹肠系膜区22例(40.7%),肠系膜周边部7例(13.0%).结论 128层螺旋CT能检出更多、更小的肠系膜淋巴结.这些淋巴结直径可小于3 mm.在健康人群中发现这些淋巴结,无临床意义,不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治疗.

  • 临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腹痛患儿的彩超诊断研究

    作者:邹纯玲

    目的:采用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腹痛患儿进行诊断的探讨.方法:应用彩超跟踪检查64例腹痛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结果:都是多发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大部分患儿位于脐周、右下腹,占90.62% (58/64).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治疗采用彩超对32例患者进行复查,有2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或没有症状,占62.5% (20/32),淋巴结缩小或消失比较明显;有10例患者症状减轻,占31.25%(10/32),但淋巴结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小儿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在高频彩超下能显示清楚,可做为临床鉴别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85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