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卒中后运动再学习法康复治疗研究撮要

    作者:蔡伦;刘泰

    运动再学习方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e,MRP)是一种运动疗法,它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过程.它主要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行为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任务或功能为导向,在强调患者主观参与和认知重要性的前提下按照科学的运动学习方法对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

  • 运动再学习法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应用研究

    作者:章程;叶世武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 方法 选取4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MRP,应用面神经功能分级2.0(facial nerve grading scale 2.0 FNCS2.0)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14、21天后,试验组面神经功能分级2.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联合MRP能有效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的治疗效果.

  • 运动再学习法在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郭志强;赵爱娥;王燕红;黄意珠;邓佳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法改善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深圳市福田区中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患者64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加运动再学习法,于治疗后1、2、4、6个月时应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在试验开始后的1、2个月时,两组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和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6个月时,两组的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和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开展运动再学习法有利于脑梗死所致吞咽障碍的康复.

  • 运动再学习法对脑卒中运动能力康复的作用

    作者:陈学珍;王丽萍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法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方法:对6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运动再学习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初评,根据评定结果制定训练目标和计划,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出院前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明显提高,功能障碍程度明显减轻.结论:运动再学习方法能够明显的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 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浅析

    作者:折雪妮;王瑞辉

    长期以来,针灸结合运动再学习法一直作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然而目前仍然存在诸如康复过程较长、治疗费用庞大、后期恢复不显著等问题.笔者在临床实习时发现对中风急性期就进行针刺干预及康复训练可以极大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然而目前对于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对中风急性期进行针刺可能加重其病情及造成二次损伤.因此本文将对中风病急性期介入针刺及康复训练的优势及疗效稍作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 运动再学习法辅助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16例

    作者:彭翠;钟鹰;王驰

    目的 探讨运动再学习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辅助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年龄3~1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MRP,参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对照组27.32分,治疗组14.63分,治疗组得分明显降低.结论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MRP能有效增强治疗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

  • 运动再学习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龚树辉;杨继文;李忠权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甘露醇及丁咯地尔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再学习法训练,包括仰卧位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与坐起、站位平衡及行走训练等.结果:治疗后3、7及14 d 2组眩晕等级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和0.01),观察组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Berg平衡量表评分在3、7及14 d时2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上升(P<0.01);观察组各时间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干诱发电位2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7 d时Ⅰ~Ⅲ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时观察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合运动再学习法有显著提高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平衡功能恢复的作用.

  • 运动再学习方法在中风患者步态恢复中的应用

    作者:张丽艳;逄辉;安靖

    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致死、致残性疾病之一,存活者大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院运用运动再学习法治疗器质性脑损害患者50例,报道如下.

  • 针灸配合运动再学习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邓瑞斌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运动再学习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和运动再学习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任其自然恢复.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FMA)评分、MBI评价.结果: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A评分、MBI评价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运动再学习法治疗明显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