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疏肝补肾”法治疗骨质疏松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思路探析

    作者:姜劲挺;郑吉元;李振豪;张伦广;马理元

    骨质疏松被认为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治疗骨质巯松无论中药或者西药,目的都是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和促进骨细胞生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方案多样化.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学“筋伤”范畴,肝与筋关系密切;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学“骨痿”范畴,肾与骨关系密切,针对老年性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巯松患者,从“肝主筋、肾主骨”的生理特点出发,探讨“疏肝补肾”法在治疗该病中的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新颖、广阔的治疗依据.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罗雅歌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骨质疏松( OP)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BMD),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观察组患者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区、L2、L3、L4的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绝经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③BMD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性别和绝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危险因素。

  • 国内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唐孝华;李峰;朱钧

    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 fracture,OF)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并发症,愈后差,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期寿命、身心健康,增加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早期对其进行预测极为重要.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方法:骨密度、FRAX检测工具、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定量骨超声等.FRAX是一种应用临床危险因素来评估每一位个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绝对风险的工具,应用广泛.骨密度预测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是一个总体风险.骨转换生化标志物应用于骨折预测的研究结论尚存在争议.定量骨超声不能进行统一质控,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研究表明,FRAX工具能够预测个体10年内发生主要部位及髋部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比其它的方法更优越.

  • 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陈建平;苗茂华;周利锋;杨婕;鲁光华;周小萍;于慧琴;高尔生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前臂骨密度的状况,分析影响中老年人骨密度的因素.方法 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枫林、斜土3个街道,采用单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中老年人左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尺骨总体,以及桡尺骨间距为8mm处的桡骨远端、前臂桡骨超远端等部位的骨密度值.结果 4个测量部位的骨密度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下降速率快于男性;同一年龄、同一部位的男性骨密度平均值大于女性;4个部位中以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骨密度高;除男性60岁~骨量减少的现患率低于55岁~外,前臂远端1/3桡骨总体骨量减少的现患率及骨质疏松症的现患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男性患骨量减少的可能性是女性的0.19倍;以50岁~为参照,55岁~、60岁~、65~71岁与之比较,OR分别为3.17,5.13,15.03;月均收入在1 000元以上与1 000以下的比较,OR为0.70;补充钙片者与没补充钙片者比较,OR为1.36.结论 中老年人骨密度减少的现患率较高,骨密度减少与性别、年龄、月均收入、补充钙片等有关.

  • 骨疏灵对骨质疏松症大鼠一氧化氮合酶在骨中表达的影响

    作者:方朝晖;鲍陶陶;费爱华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中药骨疏灵对骨质疏松症(OP)大鼠一氧化氮合酶(NOS)在骨中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18月龄的Wistar大鼠通过维甲酸灌胃制备OP动物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法测定NOS在骨中的表达.结果骨疏灵高剂量组在骨模型胞浆内可见iNOS mRNA表达增强.结论骨疏灵可能增加NOS的含量,并促进软骨细胞合成和分泌NOS,从而明显改善OP症状.

  • 北京地区正常成年女性定量CT骨密度测量与骨质疏松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淑兰;张郡

    目的:测量北京地区健康成年女性人群腰椎骨密度(BMD),了解该地区人群BMD水平,探讨容积性定量CT (vQCT)对椎体BMD测定及骨质疏松症(OP)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64排螺旋CT和Mindways公司QCT工作站测量,完成422名健康成年女性腰1-3椎体BMD检测,按年龄分组,分析每个椎体各年龄段间BMD值和同一年龄段腰1、2、3椎体间BMD值的差异;绘制年龄与BMD关系散点图,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回归方程;根据2007年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ISCD)建议的标准,计算各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OP发生率。结果腰1-3椎体BMD在25岁~组均达到峰值,平均BMD峰值为(182.44±23.02)mg/cm3;各年龄段间3组腰椎BMD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45~<60岁的3个年龄段腰1至腰3椎体的BMD值均呈递减趋势(P<0.05)。女性45岁以前的BMD值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与年龄呈负相关(r=-0.193,P<0.05);45~<55岁 BMD随年龄增长迅速下降,与年龄呈明显的负相关(r=-0.604,P<0.01)。50岁之前女性原发性OP发生率很低,45岁~组仅3.77%;50岁以后,OP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迅速增高,到≥70岁组达82.76%。结论 vQCT椎体BMD测定在诊断OP中有较高的敏感性,女性45~<60岁是防治OP的关键阶段。

  • 龟鹿二仙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阳两虚证临床观察

    作者:王科艇;江显俊;楼红凯

    目的:观察龟鹿二仙胶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0P)肾阴阳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原发性OP肾阴阳两虚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3例患者予龟鹿二仙胶口服治疗,对照组52例患者给予福美加及钙尔奇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月.结果:78例患者获得12月随访,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后6月、治疗后12月各阶段骨密度绝对值、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SF-36健康调查量表中生理机能(PF)、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精神健康(MH)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治疗后6月、治疗后12月各阶段骨密度绝对值、腰背疼痛VAS评分及SF-36 (PF、MH)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F-36 (GH、VT)各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龟鹿二仙胶治疗原发性OP肾阴阳两虚证,可缓解患者腰背及周身疼痛的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BMD),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 家庭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敬;钟良宝;郑颜萍;刘楠;苏丽莉;陈默

    目的 探讨家庭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4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KOA)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观察,A组(2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B组(23例)在A组基础上配合家庭康复训练.入选时及治疗4个月后采用VAS评分、AIMS评分、Lysholm评分对患者疗效进行康复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生存质量、Lysholm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配合康复治疗后疗效显著(P<0.05).结论 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康复治疗均能减轻膝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提高生存质量,但在膝关节功能改善方面,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家庭康复训练配合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伴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 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阎燕;尹红军;刘红珍

    目的 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T2DM)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危险因素,为老年T2DM患者防治骨质疏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分析2010年4月~2013年7月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T2 DM并发OP患者7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骨密度(BMD)值将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45例和非骨质疏松组(NOP组)32例.另选正常体检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 mAlb、mAlb、ISI以及BMD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OP组和NOP组在FPG、血磷及血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性别、年龄、BMI、病程、HbAlc、24hmAlb、mAlb、ISI及BMD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P与NOP组患者的FPG、HbAlc、24h mAlb、mAlb均显著高于正常组,而ISI、BMD水平则低于正常组.病程、年龄、24h mAlb、mAlb以及HbAlc与BMD呈负相关关系;而ISI、BMI与BMD呈正相关关系(P<0.05);血磷、血钙、FPG与BMD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发生OP与多种因素相关,女性、高龄、病程较长、BMI低、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受损等均是发生OP的易患因素.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冯上柏

    目的 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2-01~ 2013-12期间东莞市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组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值(BMD)进行检测,并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观察组股骨颈、Ward's区、大转子区、L2、L3、L4的B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绝经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其中年龄、性别及绝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要注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 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发展现状

    作者:王学英

    目的:为临床防治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借助惠普资讯查阅2000年-2008年4月有关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论著和新药研发报告,就西药部分加以分析综述.结果: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在近十年有很大进展,可选择的药物也明显增加[1].结论:防治骨质疏松药物包括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及促进骨形成三大类.防治骨质疏松要依据年龄段和病情程度合理用药.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