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针灸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的研究

    作者:周文艳;赵建国;韩月宇;赵红;高旸

    目的:观察针灸在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不使用任何方法预防医院感染,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针刺关元、足三里,加灸,每日1次,连续10天.观察各组医院感染率及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异常率.结果:观察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率为8.0%,对照组为26.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异常率、白细胞异常率、中性粒细胞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针灸可有效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灸对人体的免疫调节有关.

  • 腹针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炜;王丽平

    目的:探讨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佳针刺组穴配方.方法:将60例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腹针组及体针组各30例,均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疗效.结果:腹针组患者痉挛得到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有统计学意义,体针组患者痉挛也有改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比较腹针组疗效优于体针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腹针疗法治疗脑血管病后痉挛性瘫痪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张发荣治疗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经验

    作者:陈忠义;张效科

    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主要包括情绪不稳、认知减退、焦虑、抑郁、精神分裂或妄想状态和血管性痴呆等.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有急性起病者,也有亚急性或慢性发病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脑血管病的康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导师张发荣教授对脑病有深入的研究,现就导师论治脑血管病性精神障碍的经验介绍如下.

  • 电针跷脉穴治疗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35例临床观察

    作者:高智颖

    目的:观察电针跷脉穴对中风偏瘫后下肢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中风偏瘫下肢肌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患侧上肢均按传统取穴进行针刺,患侧下肢分别针刺跷脉穴(治疗组)和传统穴位(对照组),治疗组下肢接入电针仪,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1%,对照组为82.8%;且对下肢肌张力的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跷脉穴对缓解偏瘫后患侧下肢肌痉挛状态,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 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58例

    作者:蔡斐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选用风池、完骨、天柱、内关、三阴交、神庭、本神等穴治疗,对照组选用口服西药尼莫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观察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逻辑记忆II子量表(延迟记忆,DSR- on WMS),画钟试验(CDT),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组治疗后MOCA 、DSR- on WMS 、CDT 得分较前明显改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VCIND患者的认知和记忆能力.

  • 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纪昌春;刘敏;苏同生;赵婧宇

    目的:观察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加常规针刺治疗,治疗两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井穴点刺放血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显示井穴点刺放血配合西药提高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疗效.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