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创伤性上胫腓关节脱位

    作者:方伟松;罗聪;邵汝谊;周建明;石高才;卢焕兴;楼才俊

    目的:探讨创伤性上胫腓关节脱位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自2000年4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创伤性急性上胫腓关节脱位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8~60岁,平均30.6岁.根据Ogden分型:前外侧脱位8例,后内侧脱位2例,向上脱位2例.患者均表现为膝外下方肿胀,腓骨小头突出,腓骨小头疼痛,按压腓骨小头有浮动感.1例保守治疗,11例手术治疗.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8个月.按Lysholm评价标准:跛行(4.92±0.28)分,支撑(4.92±0.28)分,交锁(15.00±0.00)分,不稳定(24.58±0.79)分,疼痛(22.50±1.24)分,肿胀(8.50±0.90)分,爬楼梯(9.75±0.62)分,下蹲(4.92±0.28)分,总分(95.08±2.02)分;优11例,良1例.神经功能均恢复,X线检查无再脱位.结论:创伤性上胫腓关节脱位易漏诊,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预后良好.

  •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上胫腓关节囊肿

    作者:黄炎;张阳;伍罕;姚建华

    目的 分析上胫腓关节囊肿的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笔者自2009-12-2014-12采用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15例上胫腓关节囊肿.记录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膝关节Tegner活动水平评分、VAS评分等.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10~56个月,平均23.5个月.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无复发.膝关节Tegner活动水平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伸屈活动度、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腓骨近端截骨术治疗上胫腓关节囊肿方法简单,临床效果好;对于已有腓总神经损伤症状的患者,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手术方式.

  • 上胫腓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对两型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余建;朱建民;张银网;陈云

    背景:上胫腓关节是一个容易让人忽视的关节,临床上许多膝部的顽疾是由上胫腓关节的外伤或病变引起,研究其生物力学很重要。目前,新型高效的有限元研究方法尚未应用于上胫腓关节脱位的生物力学研究中。
      目的:通过正常人的上胫腓关节CT扫描图像,建立两型(水平型和倾斜型)上胫腓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躯体受到由远端向近端的纵向作用力下,上胫腓关节处的应力分布,提供对活体上胫腓关节评估的新方法。
      方法:选择2名(水平型和倾斜型各1名)均无上胫腓关节及膝关节外伤史的正常健康志愿者,进行64排CT扫描其上胫腓关节,运用逆向工程原理,通过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两型三维有限元模型。以上胫腓关节常受力--沿纵轴受力,分别在两型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进行力学加载,研究上胫腓关节处的应力分布,记录胫骨和腓骨出现明显相对位移(脱位)的作用力大小。
      结果:成功建立了两型上胫腓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其加载后的应力主要分布于两型上胫腓关节的腓骨内侧部分及腓骨头中部偏外上的区域,沿纵轴作用力引起两型关节脱位的作用力为:倾斜型关节1250 N,水平型关节1850 N。
      结论:倾斜型上胫腓关节较水平型上胫腓关节更易发生脱位,与文献的结果相一致。研究所用的两型上胫腓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具有有效性,可作为力学分析的基础模型。

  • 人上胫腓关节64排螺旋CT重建及其关节面坡度研究

    作者:张银网;邓红震;朱海波;朱建民;朱亦

    目的 采用64排螺旋CT重建正常成人的双侧上胫腓关节,测量活体上胫腓关节坡度,与裸骨测量结果比较,探讨该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正常成年男女志愿者各100名,年龄18 ~90岁,行双下肢64排螺旋CT扫描,重建胫腓骨全长.选用角尺测量上胫腓关节面与腓骨干纵轴的夹角(∠A)和上胫腓骨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B).运用统计学单因素方差分析原理验证测量方法准确性.结果 ∠A范围为56.16°~57.45°,(x)=56.80°±6.59°,M=56.70°,两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308,P=0.758).∠B范围为32.17°~33.44°,(x)=32.80°±6.49°,M=32.90°.相关一回归研究结果示∠A和∠B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51.87,P<0.01),两者呈负相关(r=-0.952,P=0.00).结论 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上胫腓关节测量结果与裸骨关节面测量结果一致,证明该方法精确、方便、无创,便于临床应用,并建立大样本数据库.

  • CT重建人上胫腓骨关节面坡度测量方法及意义

    作者:邓红震;张银网;朱海波;朱建民;汤杰;顾文骏;朱亦

    背景:测量上胫腓关节坡度不仅可研究国人上胫腓关节解剖结构与类型,还具有评价上胫腓关节稳定性的作用.目的:通过测量双侧上胫腓关节面X射线平片坡度与利用64排螺旋CT重建后的关节面坡度进行比较,探讨测量方法的优良及关节坡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正常成年男女各50名志愿者,年龄18~90岁,分别行双膝关节内旋30°或45°或60°摄片及64排螺旋CT扫描并重建胫腓骨全长(包括膝关节).选用角尺测量上胫腓关节面与腓骨干纵轴的夹角和上胫腓骨关节面与水平线的夹角.结果与结论:X射线及螺旋CT对同一上胫腓骨关节测量数据差别较大.由于X线受摄片位置影响,且关节面倾斜度的确定比较粗略,因此64排螺旋CT重建后的测量方法准确,方便,对于鉴别上胫腓骨关节脱位和关节不稳提供帮助,减少临床误诊.

  • 上胫腓关节液流注性囊肿致腓总神经卡压的外科治疗

    作者:丛锐;赵睿;张航;臧成五

    目的 分析上胫腓关节液流注性囊肿致腓总神经损伤的发病机制、诊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 对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因上胫腓关节液流注致腓总神经卡压的9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6例神经外囊肿患者经神经松解、囊肿切除术后踝关节及各趾背伸肌力达M4~M5,平均恢复时间约3.5个月;3例神经内囊肿患者经同一术式治疗,背伸肌力达M3~M4,平均恢复时间7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上胫腓关节液流注可形成腓总神经内或外囊肿,神经内囊肿较神经外囊肿恢复时间长、效果差.此类疾病早诊治,早治疗,患肢功能恢复好.

  • 急性上胫腓关节脱位1例报告

    作者:鲁建作;傅家兴

    目的 探讨上胫腓关节脱位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方法 手术治疗上胫腓关节脱位1例,采取2枚克氏针固定,术后管型长腿石膏于膝关节屈曲10°~15°固定3周,术后6周拆除克氏针.结果随访1年,无运动后膝关节疼痛及不稳.结论 上胫腓关节脱位应依不同的脱位类型及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关键词: 上胫腓关节 脱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