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3-2010年山东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药敏分析

    作者:陈玉贞;邵坤;关冰;侯配斌;张华宁;毕振旺

    目的 了解2003-2010年山东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制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GB/T 4789-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进行沙门菌菌种鉴定和血清分型;采用临床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结果判读,确定耐药表型.结果 120株确定血清型沙门菌分属5个群(8个亚群)24个血清型,肠炎和德比沙门菌为常见血清型.胥瓦增格隆、维也纳、布里丹、明斯特、乌赫利等9种血清型为2010年首次检出血清型.126株沙门菌对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萘啶酮酸的耐药率高(61.90%),其次为四环素(33.33%)、氨苄青霉素(31.75%)、磺胺嘧啶(26.19%);而敏感性以头孢吡肟高(5.37%),其次是阿米卡星(9.52%)、环丙沙星(10.32%).结论 山东省食源性沙门菌耐药形势严峻,应加强畜牧养殖业中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从食物链的源头和动物食品生产过程中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

  • 宁波市河水环境中沙门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

    作者:沈玄艺;宋启发;高红;章丹阳;罗学辉;张建群

    目的 了解宁波市人工河水环境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预防、控制相应食源性疾病发生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对河水样品进行离心浓缩、蛋白胨水增菌液增菌、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选择性增菌和沙门菌显色平板分离沙门菌,对分离菌株采用系统生化和血清凝集进行鉴定,并采用纸片法检测菌株对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对多重耐药菌株和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菌株扩增主要相关耐药基因.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共采集48份河水样品,分离沙门菌株105株,主要血清型为鼠伤寒(26株)、德尔卑(14株)、里森(8株)、肠炎(4株)、阿贡纳(4株)、斯坦利(4株)、阿格玛(4株),其他及未分型沙门菌41株.70株(66.7%)耐至少一种抗生素,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53.3%、四环素42.9%、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32.4%、庆大霉素11.4%、环丙沙星4.8%、头孢噻肟4.8%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4.8%.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耐药基因为TEM型(n=52)、OXA型(n=6)和CTX-M型(n=3),58.1%的菌株1类整合子基因阳性.结论 人工河水环境中沙门菌检出率较高,且部分血清型为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菌也有较高的耐药性,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提示食源性疾病防控中需关注环境细菌的危害.

  • 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的建立

    作者:王振东;吉尚志;杨宇;王静

    目的 建立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快速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扩增沙门菌的fimY基因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hly基因,采用倍比梯度稀释法检测该体系的灵敏度,以另外7株肠道致病菌评价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建立了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小鼠的检测模型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结果 建立了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从DNA提取到检测完毕仅需2.5 h.检测两种病原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1和12.8 copies/μl,特异性为100%,符合率为93.3%.结论 该法缩短了检测时间,并有良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疾病防控及食品卫生行业中很有应用前景.

  • 整合子介导的沙门菌耐药性水平播散机制的初步研究

    作者:练维;石翠;冒群;孙晓雷;汪晓莺

    目的 分析南通地区沙门菌的耐药性,初步阐明定位于质粒上的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性传播的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08-2011年南通地区食品中分离的沙门菌67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确定其耐药谱;筛选出多重耐药性菌株,并以大肠杆菌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PCR分析受体菌整合子特异序列,并进行分型检测.结果 南通地区检测出的沙门菌中有74.6%的沙门菌株(50/67)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其中31.3% (21/67)对超过1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发展成为多重耐药性沙门菌;沙门菌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20.9%(14/67).结合实验还发现沙门菌Ⅰ类整合子可以介导耐药性向大肠杆菌的传播.结论 南通地区食品分离的沙门菌Ⅰ类整合子检出率较高.沙门菌携带的Ⅰ类整合子是引起耐药性在种间和种内传播的重要因素.

  •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游兴勇;刘成伟;朱应飞;周厚德

    目的 研究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136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对其中优势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菌株进行PFGE分型,获得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6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优势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49.26%),67株德尔卑沙门菌可分为41个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值100%的为同一PFGE型别),主要集中在3个型别中.结论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优势血清型是德尔卑沙门菌,生肉制品是其主要的来源,同种血清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无相关性.

  • 陕西省某养猪场4种细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柳江山;高诗琦;彭子欣;李凤琴;黎娜;葛武鹏;杨保伟

    目的 研究陕西省某养猪场4种细菌的耐药性和毒力基因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2015-2016年从陕西省扶风县某养猪场分离的85株大肠埃希菌、93株肠球菌、33株沙门菌和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肠球菌和沙门菌携带的部分耐药基因,以及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毒力基因.结果 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和头孢西丁敏感,对萘啶酸的耐药率(100.00%,7/7)高于其他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7,P<O.05).33株沙门菌均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和头孢西丁敏感,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嗯唑(100.00%,33/33)和四环素(96.97%,32/33)的耐药率高于其他9种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3,P<0.05).大肠埃希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87.06%,74/85)高于其他13种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8,P<0.0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较低.肠球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高(97.85%,91/93).肠球菌中aph(3')-Ⅲ耐药基因的检出率高(47.13%,41/87).沙门菌中aadA1、aadA2耐药基因的检出率高,均为84.85%(28/33).肠球菌中毒力基因asal的检出率高(50.57%,44/87).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ea、see和seb毒力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42.86%(3/7)、42.86%(3/7)和14.29%(1/7).结论 陕西省某养猪场中4种细菌的耐药现象较为严重,部分菌株携带常见毒力和耐药基因,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科学使用抗生素,从源头上保障猪肉食品的安全.

  • 中国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株耐药谱及PFGE分型研究

    作者:周正;刘秀梅

    目的 了解掌握中国食品中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并对2002-2005年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分离的23株鼠伤寒沙门菌进行耐药性监测及PFGE分型研究. 方法 利用血清学方法对2002-2005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分离的沙门菌进行分型,并运用CLSI(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推荐的纸片法对鼠伤寒沙门菌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PFGE分型. 结果 发现15株多重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其中耐4~5种抗生素的6株(40%),耐6-9种抗生素的5株(33.3%),耐10种抗生素的4株(26.7%);可分为16个PFGE型,其中5个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 结论 我国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分离株的多重耐药性严重,PFGE分型方法对鼠伤寒沙门菌的分型能力较好,同-PFGE型菌株的耐药谱非常接近.

  • 青岛市屠宰场整鸡中沙门菌污染水平定量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王伟;赵熙;张雅楠;胡豫杰;马柯;汪兆国;李凤琴;马爱国;徐进

    目的 调查青岛市规模化肉鸡屠宰场屠宰后整鸡样品中沙门菌的污染及抗生素耐药谱分布状况.方法 2014年10 ~ 12月在青岛市选择2家规模化肉鸡屠宰场,采用胴体漂洗法定量检测3次共采集的141份屠宰后整鸡样品中沙门菌,根据Kauffmann-White表对沙门菌菌株进行血清学鉴定,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菌株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整鸡样品沙门菌总体污染率为74.5%(105/141),污染水平3.6 ~>1 100 MPN/100 g,中位数为43 MPN/100 g;共分离355株沙门菌,血清型分布为肠炎沙门菌220株,印第安纳沙门菌88株和阿贡纳沙门菌19株,以及其他型28株.355株沙门菌分离株的总体耐药率为90.4%(321/355),茶啶酸(NAL)耐药率高(88.7%,315/355).220株肠炎沙门菌中219株(99.5%)耐药,6株(2.7%)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为奈啶酸(156株).88株印第安纳沙门菌均耐药,85株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为庆大霉素-氯霉素-环丙沙星-萘啶酸-氨苄西林-青霉烷砜/氨苄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19株阿贡纳沙门菌除1株对奈啶酸耐药外,其余18株对所测试11种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青岛市肉鸡屠宰场沙门菌污染率较高,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印第安纳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为主.沙门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并呈现多重耐药性趋势.

  • 2004-2012年分离自北京口岸进出口食品的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莉;韩笑;王紫薇;汪琦;赵晓娟;陈鑫;杨丽莉;魏咏新;曾静

    目的 了解北京口岸进出口食品中分离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及耐药谱情况,分析耐药趋势,为制定食品安全监管措施和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65株本实验室分离的沙门菌以及17株参比菌株,共82株沙门菌采用Kindy-Bauer(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进行判断,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65株沙门菌分离株除对头孢吡肟、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全部敏感外,对其余11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氨苄西林耐药率高为16.9%(11/65),其次为哌拉西林(13.8%,9/65)、四环素(13.8%,9/65)、卡那霉素(9.2%,6/65)和链霉素(7.7%,5/65).在所有65株沙门菌分离株中,对1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共11株,占16.9%(11/65),对2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为l株,占1.5%(1/65),对3种及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株为7株,多重耐药率为10.8% (7/65).结论 北京口岸进出口食品中分离的沙门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 肉鸡养殖场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沙门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作者:白莉;张秀丽;甘辛;王伟;胡豫杰;侯君;李凤琴;徐进

    目的 阐明养殖场肉鸡及其环境中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耐药沙门菌的分布和耐药机制特点.方法 对河南省4个不同地区肉鸡养殖场及环境中分离的沙门菌进行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双重耐药菌株的筛选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喹诺酮类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研究.结果 从52株养殖场肉鸡肛拭子及环境中筛选出5株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沙门菌,均为印第安纳沙门菌,有AMP-CAZ-CHL-CIP-CTX-GEN(n=1)和AMP-CAZ-CHL-CIP-CTX-GEN-SXT-TET(n=4)两种耐药谱.喹诺酮耐药机制研究显示,5株菌的拓扑异构酶编码基因gyrA和parC均有点突变出现,均携带了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包括oqxAB、aac(6')-Ib-cr基因,而qnrA、qnrB、qnrS、qnrC、qnrD和qepA基因则未检出.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显示,5株菌均为blaCTX-M-65型.结论 耐环丙沙星和头孢噻肟的菌株存在于肉鸡养殖环节及其环境中,并具有复杂的喹诺酮耐药机制和可传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机制.为阐明农场-餐桌-感染者传递链条中耐药关联性,为社区感染防控、临床抗生素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我国应该加强肉鸡等养殖业沙门菌多重耐药菌株的监测.

  • 两种选择性培养基HE、CAS检测沙门菌效果的比较

    作者:闫琳;王晓英;郭云昌;裴晓燕;余东敏

    目的 比较两种沙门菌选择性培养基HE和CAS在食物样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方法 观察典型沙门菌和非沙门菌在两种选择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和菌落形态.通过人工染菌实验,比较两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沙门菌的检测效果.采集16份市售整鸡样本,进一步比较两种培养基沙门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 沙门菌在HE平板上为绿色菌落,大多有黑心;在CAS平板上为紫色菌落.含菌量为10 CFU/25 g鸡肉样本,经SC增菌液增菌培养8h,可用CAS检出沙门菌;而采用HE则需增菌18 h才可检出.16份整鸡样本,增菌8,12和18 h,采用CA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3.75%、31.25%和37.5%,相应时间下采用HE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75%,25%和18.75%,8份新鲜整鸡样本,检出4份阳性;8份冷冻整鸡样本,检出3份阳性.结论 CAS选择性平板可抑制大多杂菌生长,沙门菌在其上菌落形态较易鉴别.CAS分离沙门菌的检出时限和检测灵敏度都明显优于HE,建议在食物样本检测沙门菌时应首选CAS.

  • 中国部分食品中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PFGE分子型别分析研究

    作者:李燕俊;刘秀梅;赵熙;吴婷;崔志刚;计融

    目的 研究中国食品中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子谱别.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从中国11个省市食品中分离的5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肠炎沙门菌经2种内切酶Xba I、Spe I处理后,均分为11个不同的带型.两种内切酶的分型结果不相同,但其中有部分交叉.2种内切酶的PFGE分型都有2个主要的带型,分别涵盖了分离株的70%,并在两型之间有部分兼容性.通过双酶系统的双重分型,还可以将其中的型别进一步区分为亚型.在各地区之间菌株的型别分布无明显规律,在各种食品之间菌株的型别分布,SpeI酶切后的结果更有规律.分离自羊肉中的4株菌经XbaI、Spe I酶切表现为同-PFGE型别,在Xba I分型结果中为XF型,在Spe I分型结果中为SE型,揭示了一定的亲缘关系.结论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是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的有效手段.

  • 2015年分离自中国大陆食品的1070株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胡豫杰;王伟;闫韶飞;甘辛;吕涵阳;刘畅;杨大进;李凤琴;徐进

    目的 了解我国2015年食源性沙门菌的耐药状况及mcr-1基因在硫酸粘菌素(conlistin,CT)耐药菌株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 070株食源性沙门菌对10类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196株CT耐药菌株中是否存在mcr-1基因.结果 71.9% (769/1 070)的沙门菌对受试的16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萘啶酸(NAL)、四环素(TET)、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SAM)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40%以上,未见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47.5% (508/1 070)的沙门菌同时耐受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同时耐受抗生素种类高为9类.共存在141种耐药谱,优势耐药谱型为NAL、AMP-SAM-NAL-CT和TET.196株CT耐药沙门菌检出1株携带mcr-1基因且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的菌株,该菌株为伦敦血清型,是所有测试菌株中唯一1株九重耐药株.部分省份沙门菌耐药率较高.生禽肉和生畜肉来源沙门菌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0.6% (349/433)和73.5%(283/385).结论 我国2015年食源性沙门菌整体耐药水平较高,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生禽畜肉是耐药沙门菌的主要来源,我国食源性沙门菌中存在携带mcr-1基因的严重耐药菌株,应引起关注.

  • 2016年上海市市售肉制品中沙门菌耐药谱与分型研究

    作者:刘玥;顾其芳;刘诚;朱颖莹;刘弘;陈敏;许学斌;张红芝

    目的 研究上海市市售内制品中沙门菌血清型、耐药谱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2016年1~8月在上海市所辖16个行政区,随机选择1个密集型社区,抽取1家超市或市场作为哨点,定期采集畜、禽类肉制品,按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CFSA)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进行沙门菌分离、血清分型、抗生素定量检测与剂量评估、优势菌的分子分型.结果 606份样品包括猪、鸡、鸭、牛、羊、鹅肉制品,共分离沙门菌158株,总阳性率为26.1%,畜肉和禽肉来源分别占52.5% (83/158)和47.5% (75/158).前5位沙门菌血清型依次为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罗森沙门菌和印第安纳沙门菌,畜肉和禽肉来源优势菌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株对磺胺异噁唑耐药率高(79.7%,126/158),对链霉素、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和氯霉素耐药率在38.0% ~77.8%,多重耐药(MDR)菌株(≥3类)占77.8% (123/158),猪肉来源沙门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磺胺异噁唑、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均高于鸡肉来源沙门菌,鸡肉来源沙门菌对头孢噻呋、头孢曲松、萘啶酸耐药率均高于猪肉来源沙门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2.9% (52/158)的菌株对至少6种抗生素超检测限值;肠炎沙门菌有15个分型,以1型和3型为优势型;鼠伤寒沙门菌有23个分型,具有遗传多样性特征.结论 上海市市售肉制品沙门菌暴露以猪肉和鸡肉来源为主,肉制品中多重耐药沙门菌污染严重.猪肉来源的罗森沙门菌和鸡肉来源的吉韦沙门菌是新输入性的血清型.

  • 2016年中国26个省市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特征分析

    作者:胡豫杰;刘畅;王美美;甘辛;徐进;李凤琴;杨大进;裴晓燕

    目的 了解2016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755株食源性沙门菌对10类16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mcr-1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 72.7%(549/755)的沙门菌对受试的16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萘啶酸(NAL)、四环素(TET)、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SAM)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均在34%以上,未见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IPM)、美罗培南(MEM)]耐药菌株,44.4% (335/755)的沙门菌同时耐受3类或3类以上抗生素,表现为多重耐药,同时耐受抗生素种类高为8类.共存在134种耐药谱,优势耐药谱型为NAL、TET和AMP-SAM-NAL.全部菌株中检出2株携带mcr-1基因的菌株,分别为八重耐药的德尔卑沙门菌(Salmonella Derby)和七重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部分省份沙门菌耐药率较高.结论 2016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食源性沙门菌整体耐药水平较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我国食源性沙门菌中存在携带mcr-1基因的多重耐药菌株,应引起关注.

  • 台州市食源性沙门菌耐药性、毒力因子及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沈伟伟;裘丹红;盛莹;罗芸

    目的 了解台州市食品中分离的沙门菌耐药性、毒力因子以及基因分型情况,建立食源性沙门菌的分子特征本底信息,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对近几年从食品中分离的22株沙门菌进行12种抗生素药敏试验、10种毒力基因PCR检测、脉冲电场凝胶电泳(PFGE)基因分型,用BioNumerics 5.0软件对分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2株食源性沙门菌的总耐药率为59.1%,耐药率居前三位的抗生素分别是复方新诺明(36%)、四环素(27%)、萘啶酸(27%);所有菌株均检出6种以上毒力因子,1株肠炎沙门菌存在毒力岛、质粒及噬菌体等多种毒力因子;PFGE分型共得到21个条带,可分为5个基因型别,包括18种指纹图谱,各基因型别间同源性小于70%.结论 台州市食源性沙门菌存在致病风险,建立的指纹图谱数据库可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 食源性沙门菌毒力岛基因分布及特征研究

    作者:牛莉娅;秦丽云;徐保红;王燕;杨新英;孙殿兴;郭玉梅

    目的 研究食源性沙门菌毒力岛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食物中毒的关系.方法 收集市售食品、市售生鸡肉、食物中毒标本沙门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并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沙门菌毒力岛(Salmonella pathogenicity island,SPI)基因SPI1 ~ SPI5,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2株沙门菌菌株中,检出16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不同来源的该血清型菌株的毒力岛谱型有差异.SPI1在食物中毒菌株中检出率高,市售生鸡肉SPI1的携带率高于市售食品.结论 沙门菌的毒力岛谱型分布与菌株的不同来源相关,其中SPI1与沙门菌食物中毒呈正相关,市售生鸡肉有引起沙门菌食物中毒的潜在风险.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与分离培养法检测食品从业人员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比较研究

    作者:韩毅;孙燕萍;周虹;毛菲菲

    目的 比较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与分离培养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效果.方法 ①RT-PCR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体检肛拭子进行初筛;②分离培养法:按照国标方法GB/T 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和GB/T 4789.5-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对所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RT-PCR法对食品从业人员肠道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分离培养法.结论 RT-PCR法相对于分离培养法在从业人员体检沙门菌和志贺菌的检测中,无论从检出率、准确度,还是检测时效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从业人员体检中运用RT-PCR法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

    作者:胡兴娟;沈飚;余辉;周秀锦;张静;邵宏宏

    目的 建立检测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多重荧光定量PCR体系.方法 针对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沙门菌Ompc基因和单增李斯特菌hly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多重荧光定量PCR体系,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研究;利用该体系检测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结果 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可得到特异性扩增,而共存于海产品中的其他细菌均未见扩增曲线.敏感性试验显示,该体系对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低检测限分别为72、40、80 cfu/ml.对舟山采集的150份样品进行检测,检出32份副溶血性弧菌、11份沙门菌、5份单增李斯特菌,与国标法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灵敏、简单快速地实现对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

  • 双重PCR检测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O157∶H7和沙门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张秀方;武二丽;刘肖;张伟强;胡慧;邵刘云;王亚宾;陈丽颖

    目的 建立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初步调查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以大肠杆菌0157∶H7 rfbE基因和沙门菌inv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通过对单个基因PCR和多重基因PCR扩增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以及优化反应体系,建立快速检测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双重PCR法.在郑州市不同地区的综合性超市、冷鲜肉专卖店和农贸市场随机抽检144份生鲜猪肉样品,分别进行了PCR检测和常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 建立的双重PCR方法特异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灵敏度可达到10 pg/μl.在144份样品中检测出大肠杆菌的样品数为10份,检出率为6.94%;检出沙门菌的样品数为13份,检出率为9.03%;大肠杆菌和沙门菌同时检出的有2份,占总样品的1.39%.结论 初步建立了同步、简便、快速、灵敏地检测生鲜猪肉中大肠杆菌、沙门菌的双重PCR方法;生鲜猪肉中存在致病菌的污染问题,将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不容忽视.

1140 条记录 4/57 页 « 12345678...565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