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obath球联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章吉

    目的:探讨Bobath球联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Bobath球及减重平板训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 FMA、BBS、MBI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观察组的评分提高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ATE评分、Time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观察组的评分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Bobath球联合减重平板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本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水中平板训练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吴琼;丛芳;宋桂芸

    目的:比较水中平板训练(UWTT)、减重平板训练(BWSTT)和常规步行训练(CG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4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CGT组(n=14)、BWSTT组(n=13)和UWTT组(n=16),后两组在CGT组的基础上,分别接受BWSTT和UWTT。训练前后采用功能性步行分级(FAC)、10 m大步行速度(MWS)、6 min步行距离(6MWT)进行评定,采用平衡测试仪进行动、静态平衡功能测试。结果经过4周训练,各组FAC、MWS、6MWT及动、静态平衡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UWTT组在6MWT、患侧下肢负重时间、闭眼重心移动总轨迹长及稳定极限范围方面优于BWSTT组(P<0.05)。结论UWTT在改善患者步行耐力及动、静态平衡功能等方面效果优于BWSTT。

  • 功能性电刺激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迎春;李岩;李辉;顾旭东;姚云海;傅建明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FES)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及减重平板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FES。共8周。治疗前后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功能性步行分级(FAC)、Berg平衡量表(BB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CSS评分、FAC分级及BBS评分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ES能促进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 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与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尹海潮;王雅儒;于梅青;朱建国;闫海燕;刘秀丽

    目的:探讨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和减重平板训练分别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均进行下肢针对性康复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人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减重组和矫正带组.对照组由家属辅助自主步行训练;减重组采用减重平板进行步态训练;矫正带组使用下肢矫正带辅助进行步态训练,3组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下肢功能评定.结果:3组患者组内治疗前后比较,FMA(下肢功能)评分、患肢大负重比值、10m步行速度、6min步行距离、FAC分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减重组治疗后与矫正带组治疗后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减重组和矫正带组两组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P<0.05).结论:下肢矫正带结合助行器训练和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康复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两者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步行康复训练的效果,佩戴下肢矫正带可以提高下肢康复疗效.

  • 虚拟现实与同步减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肖湘;毛玉瑢;李乐;徐光青;赵江莉;张豪杰;黄东锋

    目的:评估虚拟现实与同步减重步态训练(VR+BWSTT)对脑卒中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将12例发病3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至实验组(VR+BWSTT)和常规组(常规物理治疗)各6例,另6例正常人作为正常组.训练的后以三维步态分析对以下参数进行对比: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髋关节大后伸角度、髋关节大屈曲角度、膝关节大屈曲角度、支撑相膝关节大伸展角度、支撑相踝关节大背伸角度.结果:训练前两组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性质、偏瘫侧、患侧下肢肌力、肌张力、步行速度、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及患侧下肢各关节角度差异无显著性.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髋关节大后伸角度、膝关节大屈曲角度低于正常组,步长不对称性、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高于正常组(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步行速度、单腿支撑时间不对称性均有改善,实验组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大后伸角度有改善(P<0.05).结论:VR与同步BWSTT可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步态,在改善脑卒中的步长不对称性、髋关节大后伸角度方面较常规物理治疗有优势.

  • 减重平板训练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TrkB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亚丽;刘合玉;夏彬

    目的:观察减重平板训练(BWSTT)和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应用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表达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清洁级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分配法,分为损伤对照组(n=12)、BWSTT组(n=12)、MP组(n=12)、联合治疗组(n=12).采用改良Allen撞击法制作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损伤对照组损伤后不做处理,减重平板组于损伤后1周平板训练,MP组损伤后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联合治疗组损伤后给予MP治疗联合平板训练.每组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1周、2周、3周、4周、5周时采用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于训练结束时取T12—L2节段脊髓,采用免疫组化法结合光密度分析法观察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结果:①每组大鼠损伤后5周时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本组1周时评分显著增高(P<0.01).②从损伤3周后,与损伤对照组比较,其余3组大鼠运动功能评分明显增高,且联合治疗组显著高于减重平板组和MP组,5周时,减重平板组评分高于MP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免疫组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减重平板组、MP组、联合组大鼠脊髓组织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BDNF及Trkb表达高于单纯平板组和MP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减重平板训练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比单纯减重平板训练和MP对SCI大鼠运动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的表达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 功能性电刺激及减重步态训练同步与分离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影响的对照研究

    作者:程华军;陈尚杰;许琼瑜;朱芬;冯德荣;李海;黄石钊;刘恒

    目的研究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及两者分离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规范的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对照组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分离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是可行的,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两者分离治疗。

  • 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浅峰;王玉龙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平板组,每组43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平板组仅予以减重平板训练,联合组在平板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双侧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间百分比、3 min步行距离、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10m快步行速度(MW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平均步长、双侧肢体负重时间百分比、3 min步行距离等步态评定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联合组步态效果较平板组改善更明显(P<0.05);FMA、CSS、MW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联合组较单纯平板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有效提高其步行效果,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步态.

  •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

    作者:范艳萍;赵彦博;栾天明;潘珠;王文新

    目的:研究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训练对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方法: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40例,设计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两组患儿均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采用关节活动度评定、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之D区(站立)、E区(走跑跳)评定和步态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4周、8周后,踝背屈角度增加、GMFM的D区和E区评分提高、步态较前改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能增加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踝背屈角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 减重平板训练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亚丽;夏彬;刘合玉

    目的:研究减重平板训练联合应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 P )对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损伤对照组(B组)、单纯平板组(C组)、联合治疗组(D组)各12只。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制作T10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模型。C组损伤后1周开始平板训练,30 min/d ,每周5 d ,共4周,D组于损伤后24 h内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1周后平板训练,30 min/d ,每周5 d ,共4周。B组损伤后不作处理。分别在损伤前、损伤后1周、2周、3周、4周和5周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 arlov评分、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结果(1)损伤后第1周,联合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损伤对照组和单纯平板组(但 P>0.05)。(2)训练2周后开始,联合治疗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平板组和损伤对照组,且单纯平板组也显著高于损伤对照组( P<0.05)。结论减重平板训练可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且减重平板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比较单纯平板训练更能促进SCI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

  •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中的作用

    作者:龙洁珍;林楚华;温鸿源;葛敏恩

    目的:探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康复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配合减重平板训练,研究组则予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比较两组患者Holden步行功能分级、脑卒中患者姿势评定量表(PASS)、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Holden步行功能分级、PASS评分、MBI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减重平板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同步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作者:程华军;陈尚杰;许琼瑜;朱芬;焦睿;高文芳;黄石钊;刘恒;王单

    目的:探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下肢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A 组)、分离组(B组)和减重平板组(C 组),每组各30例患者。A 组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进行治疗,B 组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分离进行治疗,C 组仅单纯采用减重平板治疗,共治疗3周,观察对比3组治疗前后患侧胫骨前肌和腓肠肌外侧头的积分肌电值(iEMG)及协同收缩率(CR)、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AROM)、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下肢部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BI)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胫骨前肌和腓肠肌 iEMG 值、踝背伸及跖屈 CR、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FMA 评分、MBI 评分、FAC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 均<0.05),治疗后 A、B 组前述各项指标均优于 C 组(P 均<0.05),A 组胫骨前肌 iEMG、踝关节背伸 CR 及 AROM优于 B 组(P 均<0.05)。结论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可以调节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表面肌电信号,两者同步治疗改善表面肌电信号的作用明显优于两者分离治疗及单用减重平板训练治疗。

  •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步态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态功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程华军;陈尚杰;许琼瑜;朱芬;李海;黄石钊;刘恒;冯德荣

    目的 研究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规范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步态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AROM)、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和FAC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步速、左右步幅差、踝关节活动度、下肢FMA评分、MBI评分和FAC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发功能性电刺激与减重平板训练同步治疗改善脑卒中步态功能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减重平板训练治疗.

  • 表面肌电图检测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偏瘫足下垂的影响

    作者:张见平;王济红;曹培卫;陈明

    目的 探讨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足下垂的疗效,并应用表面肌电图进行定量分析.方法两组均进行常规运动疗法,减重组加减重平板训练,5次/周,1单元/d,30min/单元,共8周.记录治疗前后踝关节背伸或跖屈时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并计算拮抗肌的协同收缩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及踝关节肌群肌电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减重组治疗后患足踝背伸胫骨前肌的积分肌电值高于对照组,腓肠肌的协同收缩率低于对照组;患足踝跖屈腓肠肌的积分肌电值高于对照组,胫骨前肌的协同收缩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减重平板训练有利于踝关节肌肉的恢复,有利于改善主动肌-拮抗肌的协同收缩.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