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压弹道式冲击波复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熊志刚;王秋生

    目的:观察体外气压弹道式冲击波复合激痛点臭氧注射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75例,随机平分3组,即F组(ESWT复合激痛点臭氧注射组)、C组(激痛点臭氧注射组)、Q组(气压弹道式冲击波组).比较相关指标.结果:F组的优良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和Q组(P<0.05);3组患者T1~T4不同时点与T0时间点的VAS评分相比均有降低(P<0.05);在T1~T4各时点,F组均比C组及Q组同一时间点VAS评分低(P<0.05);F组及Q组治疗局部略红肿各2例,但无主观不适感;C组臭氧注射后不适感1例,经治疗室留观休息0.5 h后缓解.结论:ESWT复合激痛点臭氧注射治疗颈肩MPS结合了冲击波和臭氧的优点,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患者易接受的治疗方式.

  • 浮针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作者:杨建瑞;符仲华

    资料与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3月腰三横突综合症患者200例,男80例,女120例;年龄18~80岁,平均38岁;病程2天~17个月.均根据病史、症状及触摸到MTrP确诊(MTrP是myofascial trigger point 的常用缩写,即肌筋膜触发点或者叫激痛点.手下感觉为条索、结节状或者紧滑感).

  • 激痛点与腧穴的解剖与临床关系

    作者:Peter T.Dorsher;彭增福

    目的 探讨激痛点(Trigget point)及其感传痛路线(Referral pain pattern)和传统针灸腧穴及其所属的经络关系.方法 利用解剖图和解剖图分析软件,共研究比较了255个激痛点和747个腧穴,观察和分析了激痛点与腧穴的对应程度.本研究还比较了这些对应点的临床主治,以及激痛点的疼痛感传路线与其对应的腧穴所在的经络分布.结果 在255个激痛点中,92%(235/255)与腧穴在解剖位置上对应.在747个腧穴中,79.5%(594/747)的穴位所主治的局部疼痛与其对应的激痛点相似.在这些对应穴中,其肌筋膜感传痛路线与其对应的针灸腧穴所在的经络分布完全或基本一致的占76%,14%部分一致.结论 肌筋膜疼痛的科学基础应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针灸治疗疼痛的治疗机制.这项研究的结果可能有助于针灸与当代临床疼痛治疗的进一步整合.

  • 激痛点针灸与传统针灸的关系与比较

    作者:彭增福;南蛤;郑文雅;周科华

    激痛点(TrP)针灸是一种使用毫针刺激激痛点的针灸疗法,它的形成是基于现代医学对激痛点的理解结合传统针灸而演变而成.在过去的20年中,激痛点针灸相关的概念和针灸技术不断地发展;采用刺激激痛点治疗疾病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激痛点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症以外其他疾病的趋势也日渐显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了激痛点针灸和传统针灸的异同:针刺穴位,针具使用和针刺方法,以及治疗适应症.在临床上,传统针灸包括多种治疗方式和操作手法,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病症.在科研方面,传统针灸的疗效也在各种实验中得到验证.激痛点针灸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对传统针灸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经络的概念和阿是穴的衍生.激痛点的位置,分布规律和疼痛模式类似于那些传统的穴位;针具的选择,针刺的深度,以及操作手法是传统针灸的一部分.因此激痛点针灸是传统针灸的一个组成部分.

  • 针刺激痛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张文静;董宝强;张卉萍;谭翠蝶;宋杰;张鹏

    目的:观察针刺激痛点与传统经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 KOA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激痛点针刺组,50例)和对照组(传统经穴针刺组,50例)。治疗组按照激痛点选穴规律进行针刺;对照组按照传统经穴选穴规律进行针刺。1次/ d,30 min/次,7 d 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休息2 d,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0%,愈显率为34.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愈显率为56.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治疗后VAS、WOMAC 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激痛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佳疗效,是治疗本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赵鸿

    目的:观察拔罐联合针刺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针刺组给予激痛点针刺加TDP常规治疗;观察组根据肌肉紧张带位置,在肌筋膜线上密集拔罐,同时针刺.两组均隔天治疗1次,共治疗5次.以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进行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和现时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评定,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时以及1个月后的评分变化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29/30),高于针刺组的83.3%(25/30),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针刺组的疗效减退,总有效率为40.0%(12/30),而观察组总有效率90.0%(27/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RI、VAS及PP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两组评分有所上升,但观察组的评分较针刺组低(P<0.05).结论:针刺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较好疗效,联合肌筋膜线拔罐可有更好的远期镇痛效果.

  • 詹强“经痹点”理论浅析

    作者:寇智君;詹强;崔太松;申屠嘉俊;周翔;陈张

    “经痹点”,即经络系统痹阻点,是疾病治疗靶点的一种新选择,以快捷、准确、安全为特点,对疾病的治疗有立竿见影的作用.临床多表现为在关节附近或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疼痛、压痛“条索”或“结节”状物,从而引起局部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文章主要从对“经痹点”的认识、詹强学术思想、“经痹点”分层、应用等方面对于该理论进行系统探讨.

  • 针灸研究的反思:干针立法事件的警示

    作者:崔翔;刘坤;何勋;王舒娅;孙光;智沐君;高昕妍;朱兵

    干针疗法是指以人体解剖和生理学为基础,通过激痛点刺激治疗肌筋膜痛的特殊针刺方法.近些年,西方治疗师运用于针疗法治疗疼痛性疾病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干针疗法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很好的宣传.而2015年下半年的“干针立法”事件将干针疗法与中医针灸之间的矛盾带入了公众视野.因此,笔者首先从干针历史、刺激部位及针刺手法3个方面与中医针灸进行比较,并结合文献证明干针是中医针灸疗法在西方的发展与创新.其次,笔者通过对于针立法事件的反思,总结了该事件对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启示.

  • 雀啄灸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马尧;布赫;贾纪荣;刘政

    目的:比较雀啄灸与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差异,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将90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雀啄灸组和针刺组,每组45例.两组均取疼痛部位的激痛点,雀啄灸组采用雀啄灸疗法,每次艾灸30 min;针刺组采用毫针以45°角斜刺激痛点治疗,每次留针40 min,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为观察指标,以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现时疼痛强度(PPI)、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雀啄灸组和针刺组治疗后PRI、PPI、VAS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均P<0.001);两组治疗后PRI、PPI、VAS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雀啄灸组愈显率为80.0%(36/45),优于针刺组的40.0%(18/45,P<0.001).结论:雀啄灸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优于针刺激痛点,且操作更为简便.

  • 基于激痛点理论应用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

    作者:饶子龙;刘芳;宋南昌

    颈型颈椎病是因颈部的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引起以颈肩部酸胀疼痛、颈部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也是颈椎病的初期阶段与基础状态,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模式的变化,其发病率日益增高,成为影响青、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有关激痛点(MTrP)致痛理论[1],由Travell等人1942年首次提出,是西方dryneedling(干针疗法)的理论基础,近年来在理论与临床方面均得到相当程度的认可.笔者采用针刀处理颈肩部激痛点治疗颈型颈椎病40例,现报道如下.

  • 芒针恢刺激痛点治疗臀中肌综合征55例

    作者:唐春林;戴德纯;石长根;潘丽萍;赵桂凤

    目的:观察芒针恢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臀中肌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对55例患者采用直径0.45 mm、长12.5 cm芒针恢刺患侧臀部外上象限、髂嵴高点外下方附近的激痛点,隔日1次,一周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6例,好转3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1%.结论:芒针恢刺激痛点治疗臀中肌综合征安全性好,疗效优良.

  • “动筋针法”的靶点治疗

    作者:陈德成;杨观虎;王富春;齐伟

    “动筋针法”是指在针刺留针或行针过程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身体带针进行主动、被动或负荷运动的疗法.该针法有三大步骤,即靶点检查、针刺技巧和运动方式.本文详细介绍精确定位治疗靶点的原则和方法,以寻经、寻筋、寻肌和寻膜为检查原则;以切循式、滑按式、平滑式、钳捏式、弹拨式为检查方法.针具采用普通针灸针,针刺方法采取浮刺法、直刺法、斜刺法、单刺法和多刺法等;运动方式包括责任肌的屈伸、动态牵拉和抗阻运动.“动筋针法”对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各种痛证,以及相关的内脏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 “动筋针法”和靶点概述

    作者:陈德成

    “动筋针法”是一种以精准取穴、特殊针法、带针运动为特点,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的新型针刺方法.该针法是指在针刺留针或行针过程中,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身体带针进行主动、被动或负荷运动.“动筋针法”以痛点、阿是穴、压痛点、激痛点和筋结病灶点等为治疗靶点,以松解皮下浅筋膜为主要针刺要点,以带针运动为治疗核心,以肌肉的屈伸、牵拉和抗阻运动为技术关键.此针法对软组织损伤所导致的各种疼痛,以及相关的内脏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动筋针法”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靶点的治疗,松解相关的筋膜链,再由筋膜链的传导作用恢复人体结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马尧;布赫;贾纪荣;张雪

    从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主要选穴(激痛点)、针刺激痛点治疗本痛的中医和现代研究机制及治疗该病时针刺激痛点的临床应用几个方面,对针刺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针刺激痛点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且针刺激痛点时选择的针具、针刺的手法、角度、深度等各项参数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此研究非常薄弱,缺乏多因素分析的系统性研究,且在临床诊断及基础性研究等方面有待改进.

  • 西方针灸和中医针灸的比较与启示

    作者:何伟;朱兵;喻晓春;刘保延;许能贵;景向红

    随着针灸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神经科学的研究结果对部分针灸疗效机制科学意义上的肯定,逐渐形成了西方针灸的概念.西方针灸是中医针灸在西方传播过程中,面对西医的基本理论如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循证医学知识体系的一种适应性改造.基于扳机点理论的西方针刺疗法,其治疗肌筋膜疼痛类疾病的疗效十分明显,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在中医针灸传入西方的过程中,中医针灸的理论如经络、穴位特异性等由于西方临床研究的结果反而受到质疑.本文从西方针灸的起源、理论形成、刺激部位和方式、治疗病种等方面与中医针灸进行比较,并分析这种不同对中医针灸研究的启示.

  • 激痛点长针雀啄透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15例?

    作者:唐春林;戴德纯;石长根;姜慧娜;吕莹

    目的:观察激痛点长针雀啄透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患者采用长针雀啄透刺第三腰椎横突附近的激痛点治疗,隔日1次,1周治疗3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愈35例,好转6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4%。结论:激痛点长针雀啄透刺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优良,安全性好。

  • 论干针疗法是针灸学的一部分

    作者:彭增福;许能贵;卞兆祥;李灿辉;陆卫东;黄涛;王少白

    笔者认为凡是将针刺入皮肤,以防治疾病为目的治疗方法都属于针灸学中的针刺方法.经络腧穴理论虽然是传统针刺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现代医学的解剖、生理等,已经是现代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干针则只限于激痛点理论.针刺部位方面,传统针刺以穴位为主,但涉及皮肤、肌肉、肌腱、血管与神经等多个层次,而干针主要集中于肌肉.从针刺方法上看,传统针刺疗法的针刺工具有长短粗细之别,针刺方法也非常丰富,既有传统手法,也有借助于现代科技研究成果的电针疗法等,而干针针具单一、手法简单.正因为如此,传统针刺的适应证更广,而干针主要用于肌筋膜疼痛及其相关病症.从知识结构来看,传统针灸医师不仅需要学习中医知识,还需要学习西医基础,而目前干针从业者的培训有不足之处.基于以上理由,我们认为,干针只是针灸学中针刺疗法的一部分,是传统针灸现代发展的一种表现.

  • 试论阿是穴、压痛点和激痛点的关系

    作者:陈德成;杨观虎;王富春;齐伟

    简述阿是穴、压痛点和激痛点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三者皆为疼痛或内脏疾病的反应点,但从理论来源上讲,阿是穴源于经筋理论,压痛点源于软组织肌肉理论,激痛点源于肌筋膜理论;从解剖特点上讲,阿是穴是在经筋、分肉之间,压痛点是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起止点),激痛点是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从反映病症上讲,阿是穴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和内脏病变,压痛点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激痛点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和少数内脏病变。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针灸的靶向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穴位按切诊和人体激痛点触诊的异同

    作者:王庆波

    目的:探讨中医学穴位按切诊和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异同.方法:中医学和现代医学诊断中都强调在皮肤特定部位的触摸和按压.通过对比中医的经络与腧穴的按切、阿是穴与反阿是穴的按切以及现代医学激痛点触诊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分析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触诊的异同点.结果: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有相似之处,发现的阳性反应点有很多重合,但是在检查范围、适用病证和诊断价值方面有差异.结论:穴位按切诊和激痛点的触诊可相互参照和借鉴,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参考,其阳性反应点也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靶点.

  • 针刀治疗肌筋膜炎的优势、困境及对策

    作者:董君亮;李殿宁

    疗法以其简、便、廉、验赢得了广泛认可.一直以来,针刀学的理论主要是动态平衡失调、电生理环路等理论[1],易被理解和接受,对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但在临床中,医生局限于痛点治疗,而对肌筋膜损伤的分析和认识不够,往往收不到满意效果.笔者现就有关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84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