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度近視患者白内障術後的眼壓燮化觀察

    作者:陳力迅;徐建江

    目的觀察高度近視患者白内障術後的眼壓變化,評價手術方式對其的影響.方法高度近視白内障患者190例,分爲ECCE和PHACO兩組,分别觀察.結果術後随訪中,ECCE組眼壓升高25例,占21.93%,開角型青光眼3例,占2.63%;PHACO組眼壓升高3例,占3.94%,可疑開角型青光眼1例.結論高度近視白内障患者術後眼壓升高存在一過性升高和青光眼發作兩種情况,超聲乳化術後眼壓升高較少.

  • 玻璃體視網膜病燮25例的藥物治瘵

    作者:趙惠清;卓寶賢;王燕群;湯妙平;許輝

    增殖性玻璃體視網膜病燮(PVR)是引起視網膜脱離及其手衍失敗的主要原因,也是高度近視眼、眼外傷等常見的嚴重并發癥.因手術難度大,創傷大,且有時需多次玻璃體切割才能凑效.因此在PVR形成的早期,進行藥物抑制治瘵是一個探討的問題.我們對25例26眼PVR給予地塞米鬆+5FU眼局部用藥效果滿意如下.

  • 青光眼合并高度近視視野的改燮特徵

    作者:鐘一聲;葉紋;程瑜;駱訓達;俞方知;王康孫

    目的研究合并高度近視的青光眼和非高度近視的青光眼的視野改燮有無差别.方法利用Octopus 101全自動視野計對36例(51眼)合并高度近視的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和16例(23眼)非高度近視的POAG進行静態中心閾值視野檢查,并分析其視野缺損形式,視野缺損與生理盲點及固視黠的關系和視野指數的改燮.結果 合并高度近視的POAG視野缺損形式與非高度近視的POAG視野缺損形式相似,差异無顯著性(早期POAG,x2=0.00138,P>0.05,中晚期POAG,x2=1.1494,P>0.05).合并高度近視的POAG視野缺損較多的與生理盲黠相連或/和與固視點相近(或相連),但與非高度近視的POAG相比,差异無顯著性(早期POAG,x2=1.3892,P>0.05,中晚期POAG,x2=2.6852,P>0.05).隨着近視度數的增加,MS值逐漸下降,MD和LV值逐漸升高.結論合并高度近視的POAG視野缺損較多的與生理盲點和/或固視點相連或相近,近視度數越高,其視野損害越明顯.

  • 眼底血證的現代中西醫治療

    作者:塗良鈺;歐揚;張梅芳

    筆者將眼科血證概括為出血性眼病和缺血性眼病及其相關臨床表現,祖國醫學對于前者因出血暴發致盲稱暴盲;對于後者因缺血日久致盲稱青盲,均為現代醫學難治性眼病.本文重點探討常見出血性眼病如前房積血、玻璃體積血、視網膜中央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性黄斑病變、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出血及眼外傷眼内出血等;缺血性眼病如視網膜中央動脉阻塞、缺血性(前、後段)視神經病變、視路病變(外傷與壓迫)、視中病變(腦梗塞,中風)及老年黄斑變性、視神經萎縮等難治、不治之證的現代醫學研究現狀、中醫治療現狀、中西結合防治現狀與前景展望.

  • 高度近視眼合并白内障超聲乳化摘除術

    作者:王海燕;李麗

    目的觀察高度近視合并白内障超聲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的療效.方法對72例(79眼)高度近視白内障患者術前檢查眼軸長,計算人工晶狀體屈光度,經鞏膜隧道切口行超聲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對術后視力及并發症進行觀察.結果 79眼術后視力不同程度提高,術后1月視力≥0.5者48眼,<0.3者13眼,高度近視合并眼底病變是白内障術后視力不佳的原因.結論白内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高度近視合并白内障較理想的手術方式,及早抓住手術時機,可以减少手術并發症的發生,獲得良好的手術效果.

  • 表面麻醉學膜深層咬切術

    作者:邹美英;冷小揚

    一般臨床上青光眼手術都是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在球後麻醉下行鞏膜深層咬切術.但此方法有一定危險性,特别對晚期管狀視野青光眼,高度近視眼青光眼患者.臨床上時有報導麻醉後無視力,及穿破眼球,損傷視神經,球後血管等,我科自1999年起對26例病人實行地卡因表面麻醉下行鞏膜深層咬切術.術中及術後效果良好,無1例追加其它麻醉,現報告如下: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