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因素及心脏结构变化的研究

    作者:杜红卫;樊佳;赵硕;吴红华;蒋晓春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情况,分析可能的发病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肾内科合并PAH的非透析CKD患者,收集相关实验室数据及心脏超声指标,探讨其与肺动脉压之间的关系.PAH发病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对不同CKD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AH与非PA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分析.结果 365例患者符合标准,发现PAH共50例,总发病率13.7%,发病率随CKD进展而升高(P<0.01).PAH组患者的血尿酸、甲状旁腺素(PTH)、肌酐、尿素氮、血磷(P3-)、钙磷乘积及血管紧张素(Ang)水平比非PAH患者明显升高,而血红蛋白(Hb)、血钙则显著偏低(P<0.01).CKD分级与肺动脉收缩压(PASP)呈正相关(r=0.532,P<0.01).血管紧张素Ⅱ(ATⅡ)、Hb、P3-、PTH为影响PASP的独立因素.结论 非透析CKD患者容易合并PAH,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肌酐、尿素氮等毒素的蓄积、贫血、血钙磷代谢紊乱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与PAH形成密切相关,并会引起心脏结构改变.

  • 炎症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分析

    作者:任勇;吴金如;徐果;汤永谦;刘文卫

    目的:探讨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及其程度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将60例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治疗的COPD肺动脉高压正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并经茶碱缓释片、氯溴索口服液等常规治疗,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FEV1%、FVC%、FEV1/FVC、LVEF%及E/A比值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白介素(IL-6)水平、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血浆B型脑尿钠(BNP)水平,分析炎症反应程度与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FEV1%、FVC%、FEV1/FVC、LVEF%及E/A比值[(58.3±24.5)、(76.3±25.3)、(58.2±15.3)、(67.2±10.4)、(0.8±0.4)]较对照组患者[(54.3±25.4)、(72.1±25.7)、(53.3±15.8)、(61.3±10.6)、(0.5±0.3)]明显偏高(P<0.05),且其血清CRP水平、IL-6水平、TNF-α水平及血浆BNP水平[(6.9±5.8)mg/L、(110.4±53.5)ng/L、(19.6±10.5)ng/L、(138.9±64.3) ng/L]较对照组患者[(2.7±1.3)mg/L、(72.4±24.5) ng/L、(13.1±4.9)ng/L、(58.5±32.7) ng/L]也明显偏高(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提示患者CRP及BNP水平与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P<0.05).结论:COPD并发肺动脉高压氧患者血清CRP、BNP、IL-6及TNF-α水平较COPD肺动脉压正常患者高,提示上述炎症相关因子与COPD患者形成肺动脉高压相关,可能使其形成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影响因素.

  • 室间隔缺损并发肺动脉高压患儿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临床研究

    作者:张跃斌;王玉巧;刘辉;马玉龙;张科东;牛涛;郑胜香;杜宗孝

    目的:研究室间隔缺损(VSD)并发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PH)患儿体外循环手术前后血浆心钠素(ANP)含量的变化.方法:对50例VSD患儿,其中并发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组)36例(轻度肺动脉高压17例,中度肺动脉高压12例,重度肺动脉高压7例);肺动脉压正常(非肺动脉高压组) 14 例,及30例1.5~14岁的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体外循环手术前、术后1、2、3、5d血浆ANP浓度.结果:①VSD伴轻、中、重度PH患儿血浆ANP表达水平均高于VSD不伴PH组及对照组;血浆ANP 浓度随肺动脉高压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肺动脉收缩压呈正相关;②VSD伴轻、中、重度PH患儿术后第5天其血浆ANP表达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别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VSD伴肺血流量增加及肺动脉高压时,显示血浆ANP浓度升高,并可做为患儿手术效果评价的血清学指标.

  •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28例分析

    作者:李宏伟;王亚宏;李斌;李晓恒;张小涛;朱贵军;庞锋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治疗方法,观察手术疗效.方法:采用自制单向活瓣补片对2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28例手术患者中,13例术后出现一过性右向左分流,治疗或休息后好转.1例手术后出现血尿、肾衰,术后12d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反复出现心包积液,多次行心包穿刺引流,2月后症状控制.26例恢复顺利.存活的27例病人于术后3月心脏B超复查均未见通过活瓣的右向左分流,估测肺动脉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人自觉症状较术前改善.讨论:对室间隔缺损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单向活瓣补片修补,允许室水平的右向左、阻止左向右分流,为右心起到减压作用.

  • 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肺动脉高压28例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曹李娜;唐莉;尚邦娟;王娟;马青

    目的:探讨经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21例经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肺动脉收缩压(SPAP),根据所测 SPAP 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检测两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透析龄、动静脉内瘘口直径(AVFD)、动静脉内瘘口血流量(AVFB)、血钙、甲状旁腺素、脑钠肽、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结果:经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121例患者中,发生 PH28例,发生率为23.14%。 PH 组患者 AVFD 、AVFB 、甲状旁腺激素(iPT H)、脑钠肽、年龄、hs‐CRP 、Hcy 在较无 PH 组明显升高(P<0.05)。 PH 组左室射血分数(EF)、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大血流速度(E/A)较无 PH 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经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合并 PH 的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近,继发性甲旁亢、转移性钙化、全身微炎症反应状况、AVFD 、AVFB 、左心功能下降均可能参与 PH 的发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