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后前房角测量参数变化与术后眼压的关系

    作者:刘茜;董仰曾;李海军;王应飞;黄亚琳;董良;刘长庚

    目的 评估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原发性房角关闭(PAC)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LPI)后眼压失控患者房角解剖结构特点与眼压变化情况,分析与手术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在河南省眼科研究所诊断为PAC的患者58例58眼的临床资料,年龄41 ~ 68岁,平均(52.69±9.07)岁;眼压10.3 ~ 20.0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14.91±2.86) mmHg.应用UBM进行检查,并根据结果进行房角宽度参数测量,比较LPI术前和术后2周、6个月和12个月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下-虹膜空间面积(TISA)和房角隐窝(ARA)参数.分别记录LPI术前、术后1h、2h、8h、24 h、2周、6个月和12个月眼压变化情况.根据术后眼压将患者分为术后眼压≤21 mmHg(1 mmHg=0.133 kPa)组(41眼)和术后眼压>21 mmHg组(17眼).对影响LPI手术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前UBM测量房角宽度参数与LPI术后眼压变化的关系. 结果 2个组患者术前眼压、房角宽度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手术前后各组眼压变化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53,P<0.01).术后12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药物控制眼压稳定后停药,随访1年均未出现眼压升高和视野损害.术后6 ~12个月,随访发现眼压异常5例.LPI术后2周、6个月和12个月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BM房角宽度参数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个组患者术前眼压、房角宽度各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房角宽度参数ARA750[优势比(OR)=0.75,P<0.05]是术后眼压的影响因素,而年龄、术前眼压、AOD和TISA均与LPI术后眼压无关(均P>0.05). 结论 UBM测量房角宽度参数ARA750是LPI术后眼压升高的影响因素.通过UBM观察前房角结构对提高LPI成功率及安全性、防治术后并发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与抗青光眼药物治疗青光眼和高眼压症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魏雅慧;李雪迎;才瑜

    背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和抗青光眼药物均可用于青光眼或高眼压症(OHT)的治疗,但目前还缺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循证医学证据. 目的 评价和比较SLT与抗青光眼药物治疗青光眼及OHT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 database、万方数据库2016年5月前发表的关于比较SLT与抗青光眼药物治疗青光眼及OHT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眼压下降幅度值(IOPR)和治疗成功率,安全性评价指标包括治疗的不良反应.采用加权均数差值(WMD)分析IOPR,采用比值比(OR)分析随访期间的治疗成功率.结果 纳入6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样本量共361例598眼(高加索人243眼,亚裔291眼,其他人种64眼),研究对象均为青光眼或OHT患者,其中5项研究(431眼)比较了SLT与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的IOPR,药物组患者IOPR比SLT组多0.21 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0.21 mmHg;95%置信区间(CI):-0.30,-0.11;P<0.000 1],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0%).纳入的6项研究均比较了2种治疗方法的成功率,药物组成功率高于SL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7;95% CI:0.37 ~0.87;P=0.01),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13%). 结论 抗青光眼药物和SLT疗法对青光眼和OHT患者均有降眼压作用,但抗青光眼药物的降眼压效果优于SLT.

  • 糖尿病黄斑水肿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作者:戴虹;卢颖毅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视力障碍的常见原因,DME易复发,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其治疗研究的进展一直受到眼科医师的关注.目前,在国内外关于DME的治疗指南中均已将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疗法作为一线的或核心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DME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施仍有不明确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包括DME的治疗目标、疗效的判断指标、对国内外指南的解读、抗VEGF疗法的实施方案、传统激光光凝的作用和临床价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方法、复发性DME的处理原则等.近年来针对DME治疗的药物研究仍在进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只有跟踪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DME的治疗方法,充分了解不同药物和不同治疗方案的优势和缺点,规范治疗流程,才能大程度地发挥各种治疗方法或联合疗法对DME的治疗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