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伊川县1993-2002年各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郭辽朵

    目的对伊川县1993-2002年10年来的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疫情资料年统计报表统计分析.结果甲、乙型肝炎仍然是我县需要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以学生和农民发病率较高.结论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面,应重点加强农村地区及学校学生的防治工作,特别是甲、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卫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监测等方面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 茵板紫垂汤治疗甲肝验案举隅

    作者:张有明

    甲型肝炎又称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中医认为是湿热邪毒(疫毒)所致,当湿热邪毒侵入人体,阻于肝胆之络,胆汁不循常道,以致外溢、浸渍于肌肤,发为黄疸[1].其病位虽在肝,而病机转归与脾胃相关.脾主运化,湿热熏蒸而脾胃受损,湿热阻于中州,大多肝炎患者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乏力,口干口苦,粘腻等脾胃湿热之症.

  • 梅州市1991~2002年病毒性甲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作者:秦锐和;黄闽昌;邓建华;杨翼龙

    目的分析梅州市 1991~2002年病毒性甲型肝炎(以下简称甲肝)的流行规律.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991~2002年年发病率平均为 8.05/10万;自 1994年起呈逐渐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从 1991年的 29.24/ 10万下降到 2002年的 1.60/ 10万,下降了 94.53%;年平均病死率为 0.01/ 10万;发病呈春夏季节性高峰;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1.96∶ 1); 1991~1998年以 0~15年龄发病率高,1995~2002年以 25~40岁年龄发病率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学生、散居儿童发病为主.结论根据梅州市甲肝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提示今后应重点做好食源性及水源性甲肝暴发流行的预防控制,以及开展成年人接种甲肝疫苗预防措施.

  • 宜昌区域病毒性甲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徐英;徐勇;宋秀芬;张皓;蒋尉;贺圆圆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01-2015年病毒性甲型肝炎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本区域甲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甲肝疫情资料进行三间分布描述,用ELISA法查甲肝抗体阳转率,发病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1-2015年宜昌市甲肝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病例呈现散发,未出现暴发疫情.发病率由2001年9.91/10万降低至2015年2.00/10万,下降了79.82%.累计报告死亡病例5例,年均死亡率为0.01/10万.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前甲肝年均发病率(7.11/10万)高于实施后发病率(2.43/10万)(P<0.01).发病地区为市郊农村,发病高峰年龄后移、人群以农民为主,无发病季节性特征.开展15岁以下儿童甲肝疫苗接种363628人,累计接种率为80.58%.疫苗接种率与发病率间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宜昌市病毒性甲肝发病模式已由高地方流行向中低地方流行转变,青壮年农民是发病重点人群,调整免疫策略增强针对性干预,有效控制本区域甲肝流行.

  • 久美七十味松石丸治疗病毒性甲型肝炎临床分析

    作者:久美彭措

    目的:观察久美七十味松石丸治疗病毒性甲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将9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两组病例均在治疗前后检查肝功能,并记录症状体征的变化,比较两药对病毒性甲型肝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久美七十味松石丸在治疗病毒性甲型肝炎的总体疗效方面效果要优于二十五味松石丸,尤其在改善患者的主要症状诸如:恶心呕吐、胃纳不佳、皮肤巩膜黄染、小便赤黄等方面效果显著,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结论:久美七十味松石丸对病毒性甲型肝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