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中小关节源性炎性因子作用的初步探讨

    作者:陈海;龚凯;罗卓荆;王哲;杜俊杰;黄明;绍为

    [目的]初步探讨小关节源性炎性因子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接受后路手术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41例)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34例)共75例,采用Weishaup的分级标准评估小关节退变程度,记录术前腰腿痛、下肢痛及功能障碍评分.收集术中切除的一侧腰椎小关节标本;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bnent assay,ELISA)测定腰椎小关节退变关节软骨中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结果]TNF-α各组测量均为阴性结果.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组IL-1β阳性率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组.IL-1β含量与腰椎小关节退变程度呈正比,随退变程度增加而升高.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组中IL-1β阳性患者腰背痛、下肢痛及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IL-1β阴性患者,而腰椎间盘突出组内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退变性腰椎小关节软骨产生IL-1β增加;小关节源性炎性因子可能是导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腰背痛、下肢痛及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 退变性椎管狭窄89例CT表现分析

    作者:王学斌;景建;郭卫建

    目的 探讨椎管狭窄的CT特征性表现.方法 随机选择CT平扫示退变性椎管狭窄患者89例,年龄22 ~ 68岁,分析其CT征象、测量椎管前后径、侧隐窝矢状径,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退变性椎管狭窄患者≥50岁68例,<50岁21例.CT征象以椎体后缘、小关节骨质增生为主28例,以椎间盘突出、膨出为主61例.89例中,后纵韧带骨化:颈椎13例,腰椎1例;黄韧带钙化:颈椎8例,腰椎27例.2例腰椎椎管明显狭窄,但无明显的临床压迫症状.结论 退变性椎管狭窄以腰椎、颈椎多见,胸椎少见;后纵韧带钙化或骨化颈椎比腰椎多见.其CT征象很少单一出现,大多数为椎体的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或骨化,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多部位、多形式同时出现.

  •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研究

    作者:方旭;庄小强;陆生林

    目的:观察后路椎间盘镜(M ED )治疗退变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M ED手术,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并将两组患者手术疗效进行比较,记录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间歇性跛行时间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少,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未发生脊柱侧凸和腰椎不稳,对照组术后2例患者发生脊柱侧突,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88.89%,对照组优良率85.71%,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间歇性跛行时间和OD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间歇性跛行时间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D的应用可以有效解除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压迫,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住院的费用,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