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初步评价

    作者:张顺聪;郭惠智;莫凌;袁凯;唐永超;李永贤;莫国业;李大星;郭丹青;梁德

    [目的]评价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行OLIF联合后路固定14例15节段,男性6例,女性8例,年龄51~ 82岁.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滑脱症4例.其中L2、3节段1例,L3、4节段4例,L4、5节段8例,双节段(L3~5)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椎间融合率,对比术前术后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u功能障碍指数(ODI)等数据.[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切口长度(5.39±0.84) cm,平均手术时间(141.07±25.36) min,平均术中失血量(210.71±65.57) ml.术后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时间均在6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术椎均获骨性融合.术后3d、3个月、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椎间孔面积、椎管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但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d略有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斜外侧椎间融合术联合后路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初步疗效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小、严重并发症少、融合率高等优点,但应把握其适应证.

  • 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作者:俞海明;姚学东;李毅中;林金矿;叶晖;张荣谋

    [目的]探讨脊柱内镜辅助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治疗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技术要点.[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5例伴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4.92±10.14)岁[(37~72)岁];术中经OLIF通道将脊柱内镜经椎间隙置入到髓核突出部位,内镜下摘除突出髓核,再行腰椎侧方椎体间融合术.记录脊柱内镜操作时间及额外增加的透视次数,术前及术后3个月采用VAS评分、ODI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根、硬膜损伤,术后MRI证实原突入椎管的髓核组织被清除;术后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OLIF通道辅助脊柱内镜直接减压适用于伴明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可一期前路同时完成直接减压及间接减压,扩展OLIF手术适应证,符合脊柱微创理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