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RW(牙合)垫对改变正畸患者关节间隙的作用

    作者:韩其庆;车宗刚;宋永海;徐晨;文玉珍

    目的 研究使用罗斯·威廉姆斯(Roth Williams,RW)(牙合)垫对合并有关节症状的正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其对患者关节症状的疗效及其稳定性能,明确其对正畸诊断的作用,为正畸医师的整体治疗理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正畸科就诊并接受RW(牙合)垫治疗的90例合并有关节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持续时间为6~1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应用CBCT测量,对比分析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及稳定性,分析髁突或者下颌位置的改变对于关节症状以及正畸诊断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关节症状和体征改善明显,其中治愈66例,占73.33%;好转24例,占26.67%..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左右两侧的颞下颌关节前间隙、上间隙均变窄,左右关节后间隙、内侧间隙均增宽,且左侧前间隙与外侧间隙在治疗前后的改变以及右侧后间隙测量值的改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中双侧颞下颌关节髁突后移位所占比例高,为53.33%,其位置分布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患者髁突中位率增加,为50.00%,后移位比例(36.67%)低于治疗前.结论 采用RW(牙合)垫可以有效减小关节有害负荷,促进组织的修复与适应性的重造.

  • 不同(牙合)垫治疗错颌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启林;徐晓明;李娟;龙星;邓末宏

    目的:对比再定位(牙合)垫、稳定(牙合)垫、RW(牙合)垫治疗错颌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就诊的错(牙合)畸形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采用再定位(牙合)垫、稳定(牙合)垫、RW(牙合)垫分别进行治疗,在戴用(牙合)垫后第1月、2月、4月及6月复查并对颌垫进行调磨,记录患者张口度、关节弹响百分比及疼痛指数的变化.结果:三种(牙合)垫治疗张口度效果无差别(P>0.05),各(牙合)垫治疗后第6月与治疗前比较才有效果(P<0.05);再定位(牙合)垫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明显高于稳定(牙合)垫和RW(牙合)垫(P<0.01),后二者无差别(P>0.05);稳定(牙合)垫和RW(牙合)垫对治疗关节疼痛效果优于再定位(牙合)垫(P<0.05),前二者无差别(P>0.05).结论:三种(牙合)垫对改善颞下颌关节病的张口度有一定效果且相互之间无差别;再定位(牙合)垫对治疗关节弹响效果较好,治疗关节疼痛首选稳定(牙合)垫和RW(牙合)垫;RW(牙合)垫对合并关节症状的正畸患者将髁突复位于佳位置,对正畸前诊断和治疗有非常重要意义.

  • RW(牙合)垫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影响

    作者:沈灵芝;姚君;刘从华;艾虹

    目的 研究RW(牙合)垫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前后关节盘和髁突的位置改变,探讨RW(牙合)垫的治疗机制和疗效.方法 双侧关节盘前移位的TMD患者20例,分别在闭口位、大开口位行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双侧关节的盘突角度、关节盘和髁突位置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在闭口位上盘突角度均减小,关节盘x轴坐标值均增大,髁突x、y轴坐标值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开口位上的盘突角度、关节盘位置、髁突位置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W(牙合)垫可使髁突向前、下方移动,关节盘向后回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