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荧光法检测外周血DNA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邓立春;姜藻;何华;王羚郦;顾晓怡

    目的评价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对恶性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微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58例恶性肿瘤、14例良性肿瘤、38例正常人外周血DNA后,应用镧系离子荧光分析法检测外周血DNA荧光强度.结果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正常者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分别为345.645±28.004、307.191±27.344、276.152±29.442.恶性肿瘤外周血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5)及正常人(P<0.001).在58例恶性肿瘤中,不同恶性肿瘤及不同临床肿瘤分期之间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外周血DNA荧光检测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但还需进行进一步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 荧光光谱法测定外周血DNA对恶性肿瘤的筛选价值

    作者:顾晓怡;姜藻;何华;王羚郦;邓立春

    目的评价荧光光谱法测定外周血DNA对恶性肿瘤的筛选价值.方法提取恶性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正常人外周血DNA各50份,应用镧系离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检测其荧光强度.结果恶性实体瘤、白血病、MDS及正常人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分别为:345.645±28.004、322.988±43.530、308.477±33.834、276.152±29.442,3组恶性疾病患者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且3组之间荧光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DNA荧光检测对于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筛选价值,且可提高早期诊断率.

  • 镧系离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外周血DNA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顾晓怡;姜藻;何华;王羚郦;邓立春

    目的:探讨镧系离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外周血DNA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各提取50例恶性实体瘤、良性肿瘤、骨髓异常综合征、正常人外周血DNA,应用镧系离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检测其荧光强度.结果:恶性实体瘤、MDS、良性肿瘤、正常人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分别为:346±28,308±34,280±34,276±29.恶性疾病和良性疾病之间荧光强度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恶性疾病外周血DNA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肿瘤患者.荧光强度282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临界值,则其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和72%.结论:镧系离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外周血DNA在良、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安全、简便、经济的诊断方法,并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