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房螺旋电极的临床应用

    作者:高洁;王晓群;李畅;顾刚

    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不但能够使患者恢复正常心律,而且能够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心房螺旋电极具有起搏位点符合生理性、起搏参数理想、导线脱位率低、置入位点选择性多以及拔除容易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心房螺旋电极导线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高洁;王晓群;李畅;王义龙;顾刚

    目的:探讨心房起搏使用螺旋电极导线(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入选2015年11月至2016年6月在瑞金医院心脏科置入埋藏式人工心脏双腔起搏器的患者,共109例.根据心房电极导线的类型分为螺旋电极组(n=68)和被动固定电极组(n=41),观察两组在置入术中即刻和术后1、3个月的起搏参数变化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起搏阈值明显高于被动固定电极组[(1.12±0.40)V对(0.67±0.28)V,P<0.01],术后1、3个月[(0.49±0.12)V及(0.42±0.13)V]较术中即刻明显降低(P均<0.01),但与被动固定电极组[(0.45±0.16)V及(0.41±0.15) V]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螺旋电极组术后3个月的起搏阈值明显低于其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P<0.01).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454.56±82.51)Ω对(526.51±93.06)Ω]、术后1个月[(370.53±87.86)Ω对(533.63±89.64)Ω]、术后3个月[(371.07±86.14)Ω对(535.17±90.64)Ω]的阻抗均明显低于被动固定电极组(P均<0.01);螺旋电极组术后1、3个月的阻抗均明显低于其术中即刻阻抗(P均<0.01),术后1、3个月之间的阻抗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术中即刻[(2.84±1.17) mV对(3.20±1.34) mV]、术后1个月[(2.75±1.36) mV对(3.15±1.42) mV]、术后3个月[(2.61±1.27) mV对(3.03±1.31) mV]的感知与被动固定电极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螺旋电极组各时间点之间的感知也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包炎、心包填塞、心脏穿孔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心房螺旋电极导线行心脏起搏治疗安全可行.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