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石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强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胆石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胆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残留结石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并发症均经对症治疗后得到有效缓解.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石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推广使用.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探讨

    作者:史志平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6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见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对照组33例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等优势,其安全性更高.

  •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作者:余昌连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90例2016年1月-2017年12月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迸行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左肝内胆管结石取净效果;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恢复正常肠道功能的时间、总住院的天数;手术前后患者文化、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左肝内胆管结石取净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总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文化、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文化、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 经T管造瘘口皮下空肠输出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

    作者:王东平;许淑华;潘志鹏;丁军宁;崔翔

    目的 观察经T管造瘘口皮下空肠输出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复发性胆管结石患者64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T管造瘘口皮下空肠输出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试验组)和开腹胆总管切开联合T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随访12个月,试验组胆管炎、结石复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T管造瘘口皮下空肠输出袢切开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复发性胆管结石较传统开腹手术疗效好,并发症少.

  •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保起

    目的 观察与分析左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观察组采用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与结石残留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虽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胆道镜取石术与单纯腹腔镜左肝叶切除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因而更安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 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施成飞

    目的:了解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作用,为该病提供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数字表法将213例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被随机分为观察组117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术后对两组进行随访,并评价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10.1±3.4)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3.7±4.6)d(t =6.560,P <0.05)。术后3~6周观察组结石残留率7.69%(9/11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9,P <0.05)。两组术后随访时间(11.2±3.9)个月。观察组手术优良率89.74%(105/117),高于对照组(χ2=9.154,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80%(22/11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67,P <0.05)。结论在复杂型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多肝段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具有更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栋;吴维剑;莫岳忠;周利旺

    目的:研究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道镜取石术,观察组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比较术后两组患者近期、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感染率、远期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9.31,P=0.00).结论:经皮肝穿刺胆管造瘘电子胆道镜取石术治疗首次、复发及残留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出血少、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同时降低远期复发率,是安全、可靠、高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 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哲

    目的 分析肝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对3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85.24±38.20)min,术中出血量(346.67±128.74)mL,住院时间(14.84±6.02)d.术后发生切口感染或愈合不良2例,胆漏2例.无结石残留、肺部或膈下感染及肝功能异常等病例.术后随访1~2 a,未出现结石复发患者.结论 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低,安全有效.

  •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清亮

    目的 :探讨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术式将89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结石残留率及随访1年结石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短;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7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左肝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术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在术后结石残留、结石复发减少方面效果类似,但腹腔镜联合术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明显少,更安全,可作为左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

  • 浅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彦丽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工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以2005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28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患者接受如文中所述的护理方式.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后全部痊愈出院.术后有2例一期缝合患者发生胆漏,1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感染,但都在采取相应措施后消除.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效果显著、并发症低,患者的恢复速度也比较快,是一种非常完善的手术方式,而科学、有效的护理配合无疑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 两种微创方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玉虎;韩双喜;高娜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与LC+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LC+LCBDE组和LC+EST组,各52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结果 LC+LCBD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31.52±25.71)min、住院时间(8.13±2.35)d、并发症发生率(15.38%)、Oddis括约肌损伤发生率(3.85%)均低于LC+EST组的(167.12±35.24)min、(10.37±3.25)d、48.07%、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和LC+EST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手段,LC+LCBDE方案具有手术时间短、 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同时能保护Oddis括约肌的正常功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

    作者:刘岩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5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52例均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20min ,平均105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六周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经过科学严谨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8-13日,平均10.5日。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手术成功的保证。

  • 不同微创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

    作者:赵广军

    目的 分析探讨使用不同微创技术对胆总管结石疾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在2015年4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患胆总管结石疾病者84例,随机分组用不同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LC)、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研究组实施LC+胆道镜取石术(LCBDE)治疗,对比两种微创方法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术中出血量更高,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 LC+EST与LC+LCBDE方法对胆总管结石疾病的治疗效果均较好,LC+LCBDE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更有优势,在选择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予以考虑.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