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门脉性胆道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作者:施建设;张诚华

    门脉高压常导致胆道解剖形态的改变,在后期可发展为症状性门脉性胆道病.门脉性胆道病的形成与胆管受压、缺血、感染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赖于MRCP等检查,治疗可采用内科治疗或外科治疗,但门体分流术是根本的治疗方法.

  • 探讨Rex术后分流血管增粗现象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金山;李龙

    目的 探讨采用门静脉系统静脉作为分流血管的肝外门静脉-肝内门静脉左支分流手术(Rex手术)治疗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术后分流血管管径增粗现象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6年10月,114例患儿(男67例,女47例,年龄0.8~17.5岁:平均5.5岁)因“呕血、黑便”等上消化道出血表现入我院,术前完善腹部增强CT和超声诊断为肝外门静脉梗阻,其中31例患儿接受移植门静脉系统静脉间置、门静脉主干-门静脉左支分流术(PP,Portal cavernoma-portal by-pass);54例采用胃冠状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GP,gastroportal bypass),其他29例采用其他门静脉系统静脉作为分流血管(OB,other bypass)(如胃网膜静脉、胃右静脉和脾静脉等).术后定期随访患儿,内容包括门静脉血管超声、腹部增强CT明确分流血管通畅情况及管径变化,上消化道造影、血常规、生化和凝血功能.结果 迄今随访0.5~8.6年(中位时间2.8年).40例患儿术后6个月内腹部增强CT和超声显示分流血管直径较术中明显增粗.分流血管直径从术后1个月开始逐渐增粗,至术后24个月仍有增粗表现.分流血管增粗患儿的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率为17.5%,明显低于术后血管未增粗或缩窄的患儿(45%)(P=0.008);术后上消化道造影显示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率为31.4%,明显低于术后血管未增粗或缩窄的患儿(76.7%)(P<0.001).比较GP组、PP组和OB组的术后分流血管增粗的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0);血管增粗与未增粗组的术时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比较不同性别患儿术后分流血管增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分流血管增粗者的术中分流血管直径明显小于分流血管未增粗者(P=0.005);比较血管增粗与未增粗组的术前门静脉压力、术后门静脉压力及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程度,两组手术前后门静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1和P=0.313),血管增粗者的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程度显著高于血管未增粗者(P=0.017).结论 采用门静脉系统静脉作为分流血管进行Rex手术可以引发术后分流血管继续增长,并获得良好预后,其与术后门静脉压力降低程度和入肝血流量增加有关.

  • 儿童肝外门静脉梗阻

    作者:韩明

    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 portal vein obstruction,EHPVO)是一个独特的病种,梗阻可累及或不累及肝内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但单独的脾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梗阻不构成EHPVO.另外,慢性肝病或肿瘤伴有的门静脉梗阻是单独病种,不构成EHPVO.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